欢迎来到鲨鱼直播,今日共场直播赛事,敬请观看。

朝鲜越南足球超级联赛(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发布时间:

2023年04月11日 20:37

类型:

篮球新闻

来源 :网络转载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 ◇ ◇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 陪都时期,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出任英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在他的努力下,由他任馆长的"中英科学合作馆",于1943年春在两路口国际村落成。 图为:黄勇智 绘 / 布面油画 / 40年代的重庆中英科学合作馆 ]









代前言


朋友转给我川耀社长近作——《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一文,迅即奉读,感慨系之。

1937年11月20日,国府发表《迁都宣言》,避敌西迁渝州,中山路遂为政治、军事、经济、金融、文化、科研等机关荟萃之殿堂。群贤毕至、星光璀璨,重大事件让人荡气回肠、眼花缭乱,蔚为抗战建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政、外交、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之名衢。

中山三路乃近代吾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战略复兴,团结坚毅、艰苦卓绝、由弱转强、战胜日本法西斯之历史见证。中山路百年风雨沧桑、百年风云际会,谱写了吾中华民族之荣光、不屈、众志成城与梦想。刚解放,这里是西南局和重庆市重点建设路段。

重庆老报人——川耀社长,以文化人的责任情怀、担当远见,为国家、民族和后世,搜罗“散佚之史料遗闻”,发微钩沉、呕心沥血、核证求实。将抗战陪都之缩影、解放后的欣欣向荣——中山三路之吾民族艰辛奋发之鸿烈,剔透殆尽,串缀成篇,遂成非常值得一读的《中山三路》力作。

一生爱书,深谙历史是人们最关注的题材,经久不衰的畅销书;人世间,读史问真者,永远是最庞大的群体。


代前言作者:敖依昌 教授,原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重庆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主任、陪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90年代初,重庆,两路口夜景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历史人文丰厚 拂尘传薪追昔


作者/张川耀 插画/黄勇智

编辑/卢鼎一 发布/画禅石室




冠状病毒肆虐环宇两年多,不断变异的毒株给人类造成巨大伤害,至今仍未消停,出行要有绿码行程卡,最新核酸检测依据,目的地隔离。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要求:多宅家、少聚集、不远游,严格实施疫情“动态清零”。长时间禁足家里,只好挖空心思检索记忆,在故纸堆和电脑里遨游,实在找不到所求答案出处,不得已要么戴上口罩打的去新华书店、要么去图书馆寻觅线索,发微信咨询专家,电话请教知情人。


三年前曾撰文《一条中山路、盘活重庆城》,当时写的是500余米的民生路和3.5公里长的整条中山路,因线路长内容多,故而比较粗放,上传“喜玛拉雅”的语音更是摘选,权当写意。而今有时间琢磨梳理,才发现中山三路极不寻常,历史人文相当丰厚,不得不补白细述。深究这条街上曾经的历史人文和建筑,不少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非常值得传薪追昔。





既然是钩沉历史人文,那么我就着重说说我曾经生活工作过30多年的地方——中山三路上的陈年往事。由于时间较久远,世事变化大,尘埃覆盖厚,受视野局限,凭一己之积,肯定有诸多疏漏,谬误难免,欢迎惠正。


重庆“中山路”是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九十五年前冲出通远门,拓城修路形成陆上与外界联系的一条康庄大道。这条路建成,各界进言取名“文华路”,潘市长执意不肯,把此路取名“中山路”,为方便辨识,又将此路分为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四段。


中山三路起自南区公园路口,止于上清寺人行天桥,而今己经消失的重庆工业展览馆和邮电支局,全长一公里左右。这条主干道公路两则,已经没有几栋改革开放前的老建筑了,说它是一条崭新的老街也恰如其分。为将已经消逝的部分老建筑展示在读者面前,当代实力派油画家、漫画家、原《重庆广播电视报》艺术总监、重庆漫画学会会长黄勇智,读文溯源、怀着深情、废寝忘食,起底岁月印痕,精心绘制油画十余幅,以飨读者。


著名的两路口,位于中山三路三分之一路段。历史上出重庆母城通远门,一条去成都方向名叫东大道的茶马古道,沿着“巴山”山脊,经兴隆街顺坡爬上纯阳洞,达三架坡、至盐锅骑石(枇杷山),抵送别长亭,今重庆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大门口外临江高崖,过南区路口,东大道再往前行300米处分岔,一路去成都,一路走川北,为此定名此地为两路口。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午后阳光照山城》(70年代的两路口)

布面油画 黄勇智 作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80年代修建的中山支路


中山三路门牌单号起于南区路口,这个路口曾有税西恒的“机器水”站和陈叔静的“牛咪咪”站。上世纪30年代初人们把自来水称作“机器水”,鉴于当时的经济状况,除非重要机关、官绅显贵,“机器水”不可能接到家里,于是在人口居住稠密的地方设置水站,有专人负责收费和管理。


重庆方言把小孩吃奶叫做“吃咪咪”,因此重庆人就把吃牛奶叫做吃“牛咪咪”。重庆源于陈叔敬、陈敦川兄弟,1930年初,集资数万银元,不远万里、历尽千辛从荷兰引进奶牛,在沙坪坝土湾濒江创办牛奶场,两路口设“牛咪咪”配送站,这就是现而今“天友”牛奶的老祖宗。


两路口在“机器水”、“牛咪咪”站旁,当年有一坡陡峭的四段狭窄、简陋石梯坎,连接下半城燕喜洞、菜园坝交汇处。马路边边,王胡子的“梯坎酸辣小面”,周幺爸的凉面、猪头肉锅魁,菜稀饭,以酌料齐、味道好、份量足扬名,天天打拥堂,几乎都是回头客、“熟脸嘴”。石梯坎旁,现在的电业局地址,系陪都时专门为达官显贵、名媛阔太、美英军官和国民党将校级军官,洗熨服装的“任记大中华洗染房”。


紧邻做“垮杆”的“台北火锅城”,其位置是原两路口公寓、“山东又一村”餐厅,一溜数过去是两路口五交化商店、布匹服装店,沙坪坝开过来的2路电车两路口车站,车站后面一字排开有钟表社、篆刻室、委托行、兴茗茶庄、裁缝铺、人民银行、喜相逢甜食店、公交月票站、香烟摊摊等。


这里是1路、2路和3路电车,天上供电线交汇处,电车“鞭子”不知一天在这里要脱落好多回。教育局门口是去杨家坪3路电车、去沙坪坝2路电车候车站,车少人多,乘车队伍常常排到公路拐角的药房处。调度见人实在太多,赶紧调来长长的柴油绞链大客车,喊直达沙坪坝或直达杨家坪的上这辆车。本来秩序井然,排得好好的队伍一下子乱了套,人们撒开脚丫子蜂涌奔跑,顿时演绎出“古巴”(估爬)、“越南”(越栏)、“几内亚”(挤累压)……等汗流夹背,“全武行”精彩场面。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上世纪末的两路口缆车站。往来两路口、菜园坝的人流如潮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中山三路 1990》

布面油画 黄勇智 作


在两路口正中位置,有1953年春节建成,与成渝铁路始发站菜园坝配套,既方便上下半城人上下,又方便人们乘火车的两路口缆车。为适应重庆成为西部中心城市发展需要,1992年2月动工,1996年2月18日竣工,历时四年建成由三台长达112米、高差52.7米、梯宽1.3米、坡度30,全国第一长度的皇冠大扶梯。原两路口缆车站左边坎下有天天时刻打拥堂的“官茅房”,再下边曾是重庆鳞次栉比、犬牙交错、重峦叠嶂的吊脚楼、捆绑房、木板板屋、篾席棚棚,人口密集的贫苦人家聚居地——建兴坡。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1953年,重庆,菜园坝缆车。成渝铁路通车后,修建了菜园坝火车站到两路口的坡地交通工具——缆车


缆车站右边梯道下,有1952年6月2日,面对飞驰而来的火车,奋不顾身勇救小女孩而光荣牺牲的民警——张国富烈士纪念碑,旁边是被人们称作“袖珍”学校的肖家沟小学。2007年7月19日,菜园坝长江公路、轻轨大桥通车,为给大桥腾地,电业局至皇冠扶梯之间的建筑全部拆除,两路口亮开,从此这一带成为观看长江和南岸的无敌江景、城市大阳台。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上世纪90年代,从菜园坝眺望两路口的吊脚楼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两路口的吊脚楼,近景


中山三路双号,起于南区路口对面红专文具店,沿途是烟草专卖、派出所、两路口菜市场、恶臭半条街的公共厕所,这里要特别说说菜市场里那栋中西合璧、设计考究、建筑实沉的独立宅院——“金城别墅”。金城银行1917年,北洋政府时期成立于天津,股东名单上有北洋政府总理、封疆大吏段祺瑞、倪嗣冲、徐树铮等身影,是当时中国北方资本雄厚,唯一的一家民营银行。


1941年初,金城银行把域外和存放在香港的资金抽调陪都,在重庆成立西部管辖行,建“金城别墅”和金库,高管入住,调度、署理西北、西南业务,在支持抗战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金城银行淡出人们视野,直到2015年4月,这家百年老字号再度以民营银行的身份重出江湖,在天津自贸区挂牌。


两路口老街旁的重庆第四招待所,是在原国民政府粮食部、金城银行储蓄信贷部旧址上兴建,顺街走过去是红岩理发室、新华书店、山城酒家、银行、红岩照相馆。位于两路口中心最佳位置的山城副食品商场,以营业面积宽、名特商品多、顾客流量大、商品质量优、服务态度好而备受称赞。很多人不知道,这是文革前,时任市委财贸部部长余耀泽,长期深入基层一线,参加劳动的定点单位。山城副食品商场后坡的两路口小学,曾经是川东师范附属小学。


山城副食品商场楼上的两路口餐厅,为提高餐饮质量、上档升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更名“跃华饭店”,由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曾在香港轩尼诗道“锦江春”、美国新泽西州“竞成园”、重庆“味苑”主厨的金牌厨师李跃华署理厨政。“跃华饭店”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为经营理念,顿时成为红极一时的川菜创新示范店。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耀华饭店旧影》

布面油画 黄勇智 作


李跃华名头之所以这样响亮,菜品色香味形广受青睐,他不仅是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命名的首批“特级厨师”,1983年11月,参加“全国烹饪技艺大赛”,他那“百花江团”“咸菜什锦”“鸳鸯海参”“干烧鱼翅”,出类拔萃、技惊四座,荣获“全国最佳厨师”称号。烹饪大赛期间,邓小平、杨尚昆、王震等同志,品鉴了李跃华烹饪的“百花江团”“咸菜什锦”“开水白菜”“回锅肉”等地道四川美味佳肴,赞不绝口。


1994年12月,市中区政府引进外资,拆除两楼一底砖木结构的山城副食品商场,建成造型独特,新颖别致17层高的“富安百货”。全新的开架售货、自助餐等与国际商业接轨的经营模式,新潮时尚、充满活力,顾客是上帝的服务举措,着实让“富安”和两路口火了一把,但是随着全市大型商场服务业态的迅速跟进提升,没几年“富安百货”便显疲态。


“富安百货”几度改弦易辙皆无力回天,2002年初从两路口撤离,进驻九龙坡杨家坪商圈,租赁“晋渝”商业地产,由中高档商家转身平民卖场。两路口“富安百货”,2010年变身“文图大厦”,渝中区文化馆、图书馆入驻。近些年,互联网突飞猛进,网上购物似裂变般发展,“富安”,抵挡不住这股来势凶猛的新潮流,在杨家坪苦心孤诣硬撑了近20年,不得已于2021年底寿终正寝。


山城副食品商场紧邻的“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是在原红星电影院地址上新建的。1959年3月,此刻正值三年“大饥荒”,数以万计的工农商学兵强忍饥饿,轮流参加义务劳动,人们以“大跃进”的速度和干劲,开山运土、夯基平地,建筑设计施工人员夜以继日,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于1960年3月16日竣工。首演影片是由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年联合摄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中苏建交十周年献礼的宽银幕故事片《风从东方来》。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一个甲子前建成的“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今天看来也一点不落伍,仍然那么时尚和极具魅力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当时在国内创下了诸多第一。它是全国单体电影院占地面积第一;它是全国唯一为放映宽银幕而专门修建;它是全市影剧院,第一家使用枣红色金丝绒弹簧软座;它前面五拱后面三拱“蛋壳形房顶”,全球领先全国唯一,被世界誉为“建筑结构纪念碑”;它与全国同类建筑相比,建筑造价最低、建筑周期最短;它正立面那6根高达20余米的花岗石圆柱和玻璃幕墙,当时也是全国电影院壮观之最;它电影放映前,别具一格、动人心旌的三声宏阔浑厚钟声后,罩住银幕的枣红色金丝绒幕布徐徐拉开,电影方开映,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这样多殊荣和优点集于一身的山城最美景观,深深镌刻在人世间的地标性著名建筑,1996年1月被拆除,人民惋惜心里作痛,它虽然被拆毁26年,但它却是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像重庆人民大礼堂、解放碑一样,永远屹立在山城人民心坎。





站在“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前,视野开阔、场地宽敞,高出街面五六米,酷似观礼台的坝子上,朝大坪方向眺望,佛图关下、遗爱祠上、七孔桥旁、健康路侧,有美国大使馆,丹麦、土耳其、澳大利亚公使馆,美国大使馆新闻处、美国合众国际新闻社重庆分社、外国记者公寓、美国红十字会中国办事处、“中英科学合作馆”、英国海军俱乐部、罗斯福图书馆等等。人们将这一地区由胜利新村,改名为更确切外国友人聚集的“国际村”,直至今日名字未变,这条路原叫两(两路口)浮(佛、浮图关)支路,后又曾叫复兴路,解放后更名为长江一路。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1987年,重庆渝中区七孔桥


提到“中英科学合作馆”,就必须知道英国剑桥教授、汉学家、哲学家、科技史学家、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博士(1900.12.9~1995.3.24),他是英国唯一,既是皇家学会会员、又是英国科学院院士、还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42年初,李约瑟出任英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他见证了中国科技落后,但为了保存人才,残酷战争中数十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南渡西迁,他对这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度,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由同情转为深深敬意。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中英科学合作馆(背面),重庆。1944年11月,李约瑟摄影(剑桥大学图书馆网站)


在李约瑟的奔走努力下,1943年春,“中英科学合作馆”在两路口国际村建成,亲自担任馆长至1946年。在此期间,他把世界各门类6000多册科技图书、200余种前沿科技期刊、6万多英磅购置的各种科研实验设备,供中国科研人员学习、研究使用,20多次与中央研究院合作,组织中外科学家学术交流。他通过关系、影响、人脉和在国际科学界的学识地位,把中国学者139篇论文和研究成果,荐送国际期刊发表。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博士李约瑟。踏上中国土地的第2天,李约瑟定做了照片中的这件中式长袍


与重庆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阔别重庆40年后的1986年,时年86岁,享誉世界科学领域的李约瑟博士来到山城寻根,在曾经的两浮路胜利新村一号,终于找到昔日的“中英科学合作馆”大致的地址,两层楼房的“合作馆”己杳无踪迹,面对杂草丛生、荒弃的地基,躲日本飞机轰炸的防空洞,老人久久伫立无语。李约瑟博士在重庆构思立意、旁征博引、追根溯源,耗时半个世纪,撰写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4500万字,共7卷、34册,陆续出版后,在中国影响巨大、对世界影响深远。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寻访中英科学合作馆(1943~1946年),李约瑟。国际村,30中,广路大厦对面高坎子上(日索尼维修部)


把目光收回,而今长江一路11号,是1938年10月动工,1941年1月建成的位于两路口的中央图书馆。现代武侠宗师、著名报纸评论家金庸(查良镛),1942年底,在浙江衢州高中毕业后逃难来渝,投靠时任馆长的至亲蒋复璁(蒋家王朝撤台后,曾任台北首任中央图书馆长、台北首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将其安置在中央图书馆担任见习管理员,1944年初,金庸考取位于南温泉的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


1942年12月25日至1943年1月10日,由国民政府教育部主办,以抗战题材为核心内容、规模空前、名家荟萃、展品多元的第三次全国美展在中央图书馆举办。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张道藩任筹委会主任,常务主任由时任教育部部长陈立夫担纲,成员有傅斯年、董作宾、徐悲鸿、丰子恺、刘开渠、傅抱石、梁思成、梁思永、马衡、蒋复璁、常任侠、李金发、王临乙、王子元等,展览涵盖文博、考古、书法、美术、营造等门类,3000余件作品来自国统区、敌占区和海外,半月展期,观众达十余万人。


对这次展览,当时的《新民报》如是说:这是全民族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屈不挠,抗击日寇行动的总检阅和再动员。吕凤子的中国画《四阿罗汉》在名家荟萃、佳作云集中斩获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吴作人的油画《空袭下的母亲》,王临乙的《汪逆跪像》等作品成为特殊岁月的永恒记忆。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吕凤子绘《四阿罗汉》。1942年1月,获中华民国第三届美展一等奖


1943年3月19日,盛况空前的徐悲鸿油画、国画、素描大型个人画展在两路口中央图书馆开幕,《新华日报》《新蜀报》等记者观展后评介:徐氏所绘人物、群马、山水、鸰羽等无不笔力雄健、气度宏大、生动传神、意蕴深远。三天时间,三万人观展,人们在《巴人汲水》《奔马图》《巴之贫妇》《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箫声》《圣雄·甘地》《诗人·泰戈尔》等作品前久久留连,欣赏他的心血结晶,见证了他突破传统、艺术多元、中西融汇的“匠心”之作。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1944年5月21日,在莫高窟、西千佛洞、陕西榆林万佛峡等西北大地,历经两年七个月风餐露宿、万苦千辛,耗各种颜料、纸帛数千斤,计黑当白、心无旁骛,匍匐于昏暗狭窄洞窟、神往于五彩斑斓圣境、倾倒于先贤浪漫智慧——“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在中央图书馆重庆分馆举行。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张大千《凤箫图》。张大千三年间临摹了276幅壁画,是第一个系统地临摹敦煌壁画的人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莫高窟254窟壁画《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图》


张大千从摹写的276幅作品中,精选出足以乱真,更胜于蓝的《北魏·三世佛横批》《西夏·回鹘人供养像轴》《北周·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图》等45幅展出,观者如潮、万众瞩目。国学大师陈寅恪观展后兴奋地说:“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窥见吾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举,更无论矣”。多家报纸称这次展览震惊环宇、开国人眼界,大千先生把不菲的门票收入一文不留,全部捐出赈济灾民。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罗斯福图书馆及中央图书馆旧址。其一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罗斯福图书馆及中央图书馆旧址。其二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罗斯福图书馆及中央图书馆旧址。其三


抗战胜利后,为纪念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作出重大贡献,给予中国人民巨大支持的美国总统罗斯福。1946年1月,“罗斯福图书馆”在中央图书馆重庆分馆原址筹建,筹委由陈立夫、胡适、傅斯年、蒋延黻等组成,朱家骅出任主委、严文郁为秘书。1947年5月1日,罗斯福图书馆建成并对外开放,这是在中国国土上唯一以外国总统命名的图书馆,也是全球四处以罗斯福总统命名的图书馆之一。重庆罗斯福图书馆是我国保存联合国资料最早的图书馆,也是联合国指定的资料寄存馆。1949年底,罗斯福图书馆更名为“国立西南人民图书馆”,1954年底西南大区撤销,西南人民图书馆、重庆人民图书馆、北碚区图书馆三馆合并,组成“重庆市图书馆”。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健康路1号,陪都时期美国大使馆


此地,有在重庆多处辗转,最后选址健康路一号,始建于1942年的美国驻华大使馆,在抗战岁月曾有高斯、赫尔利两任大使入住于此。美国大使馆新闻处就设在街口重庆市老教育局旁的重庆村。美国大使馆背后,曾是1939年创办的中正医院,健康路因此得名,解放后中正医院几度更名,先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工人医院、重庆市第一工人医院,此后的第四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健康路4号,长江上游水文站里有国民政府陆军中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在任时间仅只短短半年的重庆市第五任市长贺国光的官邸。


在健康路与老教育局之间,中国第一座跳伞塔屹立于此。抗战爆发,稚嫩的中国空军与日寇在淞沪、南京、汉口、宜昌等地空域厮杀,拦截空袭重庆的日机而损失惨重,到1939年初,只剩下一百余架战机,能正常执行作战任务的不足一半,制空权完全在敌方。尤其是“五三”“五四”,重庆遭日本惨绝人寰的大轰炸后,全民震愤,组织跳伞队伍,推广滑翔运动,加强空军建设迫在眉睫。


1941年4月4日,中国滑翔总会在战时首都重庆成立,蒋介石亲任会长,各省成立分会。1942年4月4日,中国滑翔总会常务会长陈立夫致辞,白崇禧、张治中、谷正刚、于右任、冯玉祥等各界人士和上万民众出席中国首座跳伞塔——“陪都跳伞塔”落成庆典及跳伞表演。滑翔总会成立前一天,在珊瑚坝飞机场进行了滑翔机表演,《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亲撰社评《青年飞上天去》。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青年飞上天去》版面。1941年4月4日,中国滑翔总会在重庆成立。当天,《大公报》刊发名为《青年飞上天去》的社评


这座三个钢臂、高38米、跳距28米的伞塔,当年为培养稀缺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作出过杰出贡献,此后为培养跳伞运动爱好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战友寇继卿,就曾是重庆跳伞俱乐部的教练。这座跳伞塔出自中国近代建筑设计科学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纪念堂等重要建筑设计师杨廷宝之手。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修建的亚洲第一座跳伞塔,矗立两路口近80年。)

《竣工之初的跳伞塔》

布面油画 黄勇智 作


2006年初,就拆除这座年久失修危塔,原地不动或是异地迁建,几经反复论证,舆情参与、文物保护志愿者总动员,层层上书、八方呼吁、据理力争。从而引起国家文物局重视,重庆市政府出面协调、干预,有关部门终于妥协,作出跳伞塔原地加固不动的决定,山城人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右侧两路口百货公司,是上世纪80年代初,拆除临街门面和搬迁重庆市第一工人医院门诊部而建。工人医院的前身,是1939年5月,建成开业的平民医院——“中正医院”,解放后更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工人医院门诊部,医院标牌为时任部长万里手书。1954年底,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销,西南工人医院更名重庆市第一工人医院门诊部,这条街上相邻的是长江测绘公司、重庆药监所、外贸专营的出国人员物资供应商场,重庆铁路分局职工宿舍等。


原工人医院门诊部公路正对面,就是“宋庆龄旧居”。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翌日便向香港发起进攻,在香港即将沦陷、中华民族正面临抗击日本法西斯最艰难困苦时刻,宋庆龄决心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战斗在一起,12月10日,毅然从香港乘飞机来渝定居,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为有利工作,方便与中外人士交流、会晤,她把宅邸选择在交通方便,附近社会贤达、国府机关、外交使团密集的两路口新村5号,为重振“保卫中国大同盟”,其办事机构就设在自己的寓所里。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两路口宋庆龄旧居》

布面油画 黄勇智 作


周恩来安排孙中山先生生死与共的挚友——廖仲恺、何香凝的女儿廖梦醒协助她工作,但孙夫人却坚持事必躬亲,他亲笔给艾黎、爱泼斯坦、史沫特莱、陈嘉庚、庄世平、司徒美堂等中外名人、社会活动家、侨领写信,恳请在舆论上支持,在医药、物资及资金上募集、优秀人才输送,助力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


孙夫人衣着朴素、生活从俭,她发动各界募捐支前,亲笔开收据以示尊重,她深入抗战遗孤教养院关心慰问,亲临刚被日本狂轰烂炸还冒着硝烟的重庆街头,与宋霭龄、宋美龄、李德全等一同救护伤员、慰问民众。孙夫人还以“保卫中国大同盟”名义,发起赈济河南灾民的“国际足球义赛”。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河南受灾,宋庆龄发起的足球募捐义赛


1943年5月3日,孙夫人在英国驻华大使薛穆爵士、重庆市市长贺耀祖陪同下,亲临川东师范学校足球场,她满含笑意出席开幕式、致辞并下场与球员亲切握手,上万球迷起立表示敬意,“沪星”“东平”“英联”“韩青”四支中外球队参与。陪都《大公报》《新华日报》《中央日报》等报纸和电台纷纷发文和广播,盛赞这一义举,义赛共收到善款折合12.5万银元,及时拨给“豫灾筹赈会”。


紧邻“宋庆龄故居”曾有市中区教工幼儿园、民进重庆市委和重庆市文联。文联里“作家大院”英才荟萃,最著名的是,1949年11月27日,从国民党渣滓洞、白公馆“人间魔窟”大屠杀中越狱的幸存者——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以他们和先烈们的斗争经历,于1958年写出的《在烈火中永生》,在读者中引起极大反响。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市长任白戈,市委常委分管重庆团市委工作的肖泽宽等同志(解放初期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都在团市委工作),把反映为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英烈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不屈的事迹当大事来抓。四川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沙汀,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朱语今十分重视这一题材,指示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王维玲具体跟进,抽《重庆日报》资深编辑杨本泉指导写作。


1961年12月,罗广斌、杨益言署名的《红岩》出版后,不断再版,成为信仰与忠诚的红色经典、生动的革命传统教材。一个多甲子过去了,迄今《红岩》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日、越南、朝鲜、西班牙等文,在数十个国家出版发行,总印量超过一千万册。以《红岩》人物、事件、题材进行再创作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说到《红岩》这本书,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一位在敌人实施“11.27”大屠杀时,中弹而侥幸逃脱的幸存者,是他以亲历为基础,最早为这本书写作、铺垫、策划,付出了太多心血。在非常岁月,因特殊原因,从而错失了《红岩》署名权的革命先辈刘德彬同志。


“作家大院”里,有著名的多产作家,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郭沫若文学奖”,重庆作协原主席、现在的名誉主席黄济人,他创作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重庆谈判》《命运的迁徙》等多部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作为多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以作家的敏锐、职业的严谨所撰《重庆直辖市成立前前后后》,从历史背景阐释,国家战略、生态环境、发电宜航、移民安置、西部大开发等等,条分缕析和调研亲历,既是极具可读性,生动感人的报告文学,又是意义非凡的珍贵史料。


“作家大院”里,有当年陕甘宁边区“延安模范青年”,在陕北亲耳聆听过“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殷白。他毕业于延安马列学院,与茅盾、郭小川、丁玲、李季、牛文、王琦、时乐濛等文坛艺界精英私交甚笃。解放前后一直从事新闻、编辑和文联、作协组织领导工作,曾被推举为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他作风朴实、扶持后学、待人以诚,他常以独具的慧眼发现佳作。


解放初期,军旅作家彭荆风,深入边寨写成中篇小说《当芦笙吹响的时候》,遭到国内多家刊物退稿,时任西南文联秘书长兼《西南文艺》主编的殷白,看到这篇部反映边疆少数民族风情和面对反动势力不屈不挠,拉祜族人民盼来解放军的作品便一眼生欢,这部作品在《西南文艺》上发表后好评如潮,不久被改编成电影剧本《芦笙恋歌》,殷白再次组稿刊发,从而促成了这部优秀影片诞生和成为经典。


殷白有一大批在深入农村、城市基层结交的朋友,他发现四川简阳“草根作者”周克芹所撰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充满乡土气息,反映十年动乱给农村、农民来的灾难及抗争和追求的作品,安排在《红岩》1979年第2期上发表后,他及时写信给中国文联、作协主席周扬力荐,并一直对作者、作品呵护、关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故事迭宕起伏、情节引人入胜,改革初期家喻户晓,一版再版,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电影有八一厂版、北影厂版和刘蓓、刘佩琦等主演的43集电视连续剧。


“作家大院”里,还有与我亦师亦友,人称“老顽童”、生性耿介、诗品高洁,敢于仗义执言、鞭笞丑恶的余薇野先生,他针砭时弊的“讽刺诗”居全国前三甲。有儿童诗人、儿童文学刊物主编张继楼;《红岩》杂志副主编、《银河系》诗刊主编、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抒情诗人杨山;作家王群生、蓝锡麟、李耀国等等。还有一位少年成名,书画艺术独具特色,率真憨厚、享誉全国的才俊——卢德龙,他也是重庆市书画圈里,见识过中国近当代翰墨丹青成就卓越的先生,有名望的门派大家、名宿最多的人。


从两路口新村出来,公路左侧,现在的希尔顿酒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拆除二轻大厦、轻工产品展销部、利民副食品商店及周边房屋,新建的当时两路口地区第一高楼、五星级酒店。二轻大厦这一带,又是推倒原国民政府水利部、社会服务部社会服务处、行政院善后救济署、伤残军人遣送站、过江龙火锅、川剧票友聚会的群益茶社等老建筑,于20世纪60年代新建的。30年前去成都开会,同乘一包厢,与川剧表演艺术家许倩云不期而遇,听说我们报社在中山三路,她说对这一带很熟,曾多次与夏庭光、金振雷等去群益茶社,与川剧迷见面和辅导唱腔、招式。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1943年秋,重庆两路口新建的“社会服务处”办公大楼


这里我就前面提到的国民政府社会服务处多说几句,其职能是:组织市民学习翰墨丹青、教授国术、开展歌咏舞蹈教学辅导、组织市民旅游交友、参加体育锻炼、反对婚嫁陈规陋习、养成卫生习惯......说具体点,就是推进和落实蒋介石倡导“新生活运动”的窗口和试范点。战争残酷、国穷民贫、生活维艰,前线需要大量兵员,可是“壮丁”体检十有三四不合格,当时国人平均寿命不足四十岁,难怪外国人称我们为“东亚病夫”。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国民政府将“国历”九月初九定为“体育节”,倡导健身,增强体质。





中山二路第三人民医院路口、重庆铁路分局一侧、直插文化宫中门、中山三路劳动大道口的中山支路交通分流道,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缓解两路口拥堵,填沟架桥建成。当时文化宫中门在现在人行天桥处,为给交通畅行腾地,不得已中门只好向后挪位近百米。1951年2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搬迁川东师范学校至歌乐山,腾出120亩土地,给人民建设一个大型文化娱乐场所。1951年7月动工,1952年8月建成的“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十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从此重庆市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五一、国庆、春节游园、联欢、大型展览都安排在文化宫。


清政府1905年,正式成立全国教育行政机构——学部,裁撤学政,废除科举制度,另设专管全省教育的“提学使司”。1906年4月15日,在重庆母城较场口杂粮市,创办四川省第一所正规官立师范学堂——“川东师范”,为下川东36县培训师资和人才,民国建立后几经辗转,1928年曾任川东道尹的荣昌人甘绩镛出任校长。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记忆中的川东师范学堂》

布面油画 黄勇智 作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川东师范学堂第二教学楼。抗战中被日军炸毁


1930年,潘文华市长拓城修路建第三模范市场,为有利川东师范学校发展,动迁到两路口石马岗(文化宫内),将马鞍山下、蒲草田旁、养花溪侧200亩田地划为校产,“学田湾”由此得名。前几任校长办学都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甘绩镛就任竟把学校办得兴旺蓬勃、八面来风。他的奥援来自曾担任过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财政处长、政务处长、川东税捐总局局长和川东道尹,他有广泛人脉、“官系”,所以能左右逢缘。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川东师范学堂初建时的大门》

布面油画 黄勇智 作


当时川东师范学校的大门开在中山三路128号,很费了一番周折才寻觅到当年简易校门、教学楼、图书馆、大操场等老照片。1935年7月,刘湘任省主席的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成都,校长甘绩镛追随刘湘去成都出任民政厅长。随即由聂荣臻元帅堂兄,南京大学外文系毕业的聂荣藻出任川东师范学校校长,时间长达15年之久。


民国时期,重庆市政府一度曾在此办公,1939年初,为给陪都国府机关腾地,川东师范迁江津白沙镇办学。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国民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入驻。陈立夫既是“中统”创始者又是掌门人,同时还是教育部部长,因此将两个机构安排在一个大院里办公。院内“文化会堂”,教育部、“中统”、重庆市政府共用,陈立夫办公兼私宅,两层中西兼融官邸就在原中统办公大楼(文化宫图书馆)、“文化会堂”一侧、红星亭旁、至今保存完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结束,川东师范迁回原址,解放后聂荣藻被错抓错判、身陷囹圄,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才正本清源平反昭雪。据时任文化宫行政科科长何启洪说:聂荣藻先生当年在川东师范内,修建了自己居住的一楼一底清水砖及顶,典型民国格调的公馆,解放后一直是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办公楼,对其象征性作价补偿。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时隔40多年,聂荣藻先生从公馆顶层,隐秘封闭坚固的暗室里,取走了当年自己藏匿的“珍宝”,将两支涂抹着厚厚黄油崭新的中正式步枪,呈交给了警方。


劳动人民文化宫中门正对中山三路二分之一路段,宽阔壮观、整洁漂亮、绿荫蔽日的劳动大道,通向重庆市体委、体育馆和大田湾体育场。座落在道路中央的红色花岗岩群雕——《贺龙和运动员》,系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余志强教授领衔创作。左边的体委办公楼系原巴县中学校址,陪都时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美合众国际新闻社重庆分社入驻,右边的体育馆曾是国民党“内二警”中将总队长、起义将领彭斌官邸,办公地、属下住宅和部队营房。


解放初,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领导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在国家百废待兴时,便十分关心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重视发展体育运动。体委办公大楼、体育馆与大田湾体育场同期开工,要求半个世纪不落后,三项工程由时任重庆市设计院院长尹淮担纲设计,体委办公大楼和体育馆,地处中轴、琉璃瓦顶、仿古造型、花团锦簇、遥相呼应,雄距在体育场大门口。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陪都体育场


1950年11月16日动工的重庆大田湾体育场,是在1943年春建成的“复兴关体育场”又叫“陪都体育场”、篮球场地界上拓展新建。在非常岁月尽管足球场和篮球场极其简陋,但是各种赛事却不少,陪都时李惠堂刮起的足球旋风,让山城几乎家喻户晓,当时市井上流传传着: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1976年8月13日,德国《环球足球杂志》评选出世界五位球王——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迪司蒂法诺、匈牙利的普司卡什、中国的李惠堂。此刻文革尚未结束,政治狂热掩盖了这一鼓舞振撼人心的重要信息


1905年3月,李惠堂出生于香港,家底殷实与霍英东、何鸿燊等是校友,自幼喜欢足球运动。1923年,18岁的李惠堂首入中国足球队,在日本大阪“远东运动会”上,他以进球多让中国夺得冠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李惠堂以队长身份带领中华民国足球队先后参加“远东足球赛”“柏林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由于国家贫穷、队员囊中羞涩,只好“以赛筹资”积攒“盘缠”、“行头”和生活费用。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赛场上的“球怪”李惠堂


抗战爆发,李惠堂先在香港、后转战大后方——重庆,家居下半城林森路牌坊里2号,致力“开展体育救国运动”,为抗战募捐在国统区出赛138场,仅在“陪都体育场”出赛就达30余场,被蒋介石破格授予少将军衔。重庆新闻泰斗、当时供职《新民报》的牛翁,记忆非常清晰,说那是1944年11月7日,李惠堂率领的中国足球混合队与英国军事代表团足球队,在陪都体育场为抗战募捐义赛,观众人山人海,国民政府五院之一的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主持开球礼,中国队以7:3的大比分完胜英国队。


占地12万平方米、可容纳5万人的的大田湾体育场,是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1956年元旦,体育场竣工暨重庆市首届工人运动会开幕,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专门来渝为体育场落成剪彩,为第一场足球比赛开球。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1991年,重庆,大田湾体育场


目前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巨资,正紧罗密鼓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将大田湾——文化宫——学田湾一线,地上地下保护提升改造拆除一体规划,建设成既承袭和彰显历史传统,又融入时代元素、现代特色的文化风貌区。





出劳动大道左行百米,在原嘉陵餐厅与《现代工人报》社、重庆市机械局之间,“洞亭火锅”高坎子上,中山三路153号,曾是中国银行职员公寓。1946年1月10日,根据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为落实《协定》事宜,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国民政府把这栋对称布局,一楼一底20余间砖木结构,外墙黄色抓泥的房子,拨给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使用,董必武、吴玉章、王若飞、叶剑英、邓颖超、李维汉等在此下榻参加会议、办公和会见各界人士。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3路151号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修缮后的中山三路151号,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近景 ——修缮后的中山三路151号,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


1939年6月,年仅16岁的陶铜士被遴选为周恩来坐驾——开雪弗莱轿车的专职司机。陪都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时局,陶铜士靠娴熟车技、勇敢无畏、忠诚机智、警惕敏锐,一次次避危转安,确保不误工作、任务、出行,深得周恩来、邓颖超,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领导、同志们信赖。解放后陶铜士长期担任重庆市公用局局长,与“车”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位时每逢节假日,总能见他驾驶公交车运送乘客。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到重庆视察,亲切会见当年在八路军办事处为周恩来和她开小车的司机陶铜士。其一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到重庆视察,亲切会见当年在八路军办事处为周恩来和她开小车的司机陶铜士。其二



1946年1月31日,在全国人民热切期盼下,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青年党、无党派人士代表,共计38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左中右三种政治势力,在20天时间里,会内会外,既展开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斗争较量,又从国家民族和平发展大义出发,相对克制妥协,从而达成“和平建国纲领”,统称《政协决议》。会后,叶挺、廖承志出狱的欢迎会,叶挺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仪式都曾在此楼举行。


中山三路157号,重庆市总工会、《现代工人报》社背后的小山岗——“三益村”,有几栋国府迁都重庆后,抢修的一楼一底简易小洋房。这里住着民国时期公认的“报界奇才”“领袖文胆”“总裁智囊”,身居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总统府国策顾问高位的陈布雷。蒋介石那篇激励军民同仇敌忾、四海皆知的抗战檄文:“......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就出自陈布雷那如椽之笔。


“三益村”还住着一位从昆山周庄走出既是著名诗人,又是资深报人的国民党元老、中常委兼秘书长,人称“国府酒仙”,无酒不成文的“中枢健笔”叶楚伧。刚到重庆不久,一次“酒仙”提前下班,从“德安里”后门出来,到国民政府公干,他叫勤务提着公文包先回官邸,他待会儿回家。


事情办完便沿着学田湾、养花溪、牛背坡,爬坡上坎回家,一阵酒香飘来,“酒仙”馋虫难忍,于是打住回家念头,进店便是一番狂饮,酒喝舒服了,放在公文包的钱被提回了家。酒馆认钱不认人,况且他平时穿着也甚是随意,人家看不出他来头,他也不便说,见走不脱,索性把手腕上瓦斯针手表退下来作抵押,于是再整两碗,喝得酩酊大醉、鼾声大作困在酒家。


二更已过尚不见“酒仙”落屋,家人和勤务一路着急好找,终于在一家叫“春华”的酒家才把人找到。酒醒后家人把找他的经过告诉他,顿时信口成诗:“春华酒好酩酊醉、森森宅院难觅人、路人询之皆不晓、好在杜康是指引”。“中枢健笔”这诗传出,人们在前三句各取一字,人人皆觉寓意甚好,从此“春森路”扬名,“牛背坡”逐渐被人遗忘。


当年住在“春森路”的达官显贵不少,公馆紧挨小院、紧凑密集,许多人都有背景来头,解放前夕害怕遭打击清算,十有七八都逃之夭夭,人去楼空、宅院阴森,因此这里才派生出况浩文《一双绣花鞋》的背境、素材。解放后大多数宅院分配给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南办事处使用,大区撤销房产转交重庆市总工会,1985年底,著名摄影师商德伦主政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在春森路修建职工宿舍时,大部分院落被拆除。


重庆市总工会旁,中山三路159号,平街十米的高坎上原重庆人民广播电台,是1938年5月建成的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广播大楼下有两层防空洞兼地下室,有备份播音设备,若遭日机轰炸,可确保人员安全,电波不中断。蒋介曾在这里发布过抗战动员令,这里是与伦敦、华盛顿、莫斯科同时正式向世界宣布日本投降的城市之一。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抗战时期的国际广播电台》(后为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大楼)

布面油画 黄勇智 作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国际广播电台发射机房和播音室。1945年8月15日,在这里迅速向全世界播出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新闻


解放后,1954年底大区撤销前,一直是西南人民广播电台与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台址,管理体制是一套班子,西南、重庆两个频道播出,电台内有1956年创刊的《重庆广播》,继后的《重庆广播电视报》。电台旁,美专校街口,解放初曾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办公大楼,1950年初至1952年底,时任部长的万里曾在此署理公务,后来重庆市一轻局、化工局在此办公。


总工会和广播电台公路对面,中山三路152号是由张群、刘航琛、杜月笙、卢作孚、税西恒等官民合办的川康兴业公司。太平洋战事爆发,1942年3月 ,国民政府安排“同盟国中国战区司令部”进驻,美军高级将领史迪威、魏德迈、陈纳德等都曾在此出入。


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总统府陆军总长、一级陆军上将、知名爱国人士,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与之相互拜访,作彻夜长谈亦师亦友,在解放前任湖南省主席、解放后长时间任湖南省省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的程潜,陪都时的官邸就在中山三路164号,其门楣上“湘园”二字,系腾冲人、云南讲武堂总办、民国元老、陆军上将、云贵监察使、“一代国士”、拟建“老子军”抗倭、腾冲国殇墓园倡导督建者李根源所题。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陪都时期的李根源。曾寄居在化龙桥重庆畜牧兽医站旁


程潜官邸旁,是原一路电车上清寺终点站,一条蜿蜒曲折通学田湾的小路口,有家隶属上清寺饮食服务公司的“鸡味轩”食店,其唐姓掌脉师制作的鸡肉咸汤元滋糯鲜香、别具一格。接班的儿子唐亮后来脱离体制,开创了特色独具的“唐肥肠”,尤其是那部由巴蜀笑星、喜剧大王刘德一主演的《唐肥肠传奇》,6集四川方电视连续剧的播出,火爆全国,其直营和加盟店达200余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为餐饮业名符其实的“带头大哥”、“营销经典”。


与程潜官邸近在咫尺的聚兴村,陪都时爱国民主人士章世钊便下榻于此。他曾是同盟会、华兴会元老、清末上海《苏报》主笔。上世纪初在上海与章太炎、张继、邹容义结金兰, 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国民政府参议员,被誉为“政治高人”,国共两党都有至交挚友。


当年毛泽东负责筹款赴法勤工俭学,持北大教授杨昌济引荐信求到章世钊名下,章满腔热忱运动人脉名望,通过拆借和募捐筹措两万银元,悉数转交毛泽东。40多年后的1963年冬,一次英语课后,毛泽东对章含之说:从明年起,每年偿还2000元欠款给你父亲,利息就忽略不计了。此诺在文革中也践行不辍。


抗战时期贫病交加,外号“铜豌豆”的陈独秀蛰居江津石墙院,章世钊不仅时常支助,还两度派人出资,接陈到避敌轰炸迁至重庆歌乐山的宽仁医院治疗。解放后,章世钊出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馆长。养女章含之,系著名外事工作者,作家洪晃的母亲,外交部部长乔冠华夫人,毛泽东的英文教师。章世钊与毛泽东、蒋介石私交甚笃,与陈独秀厚谊始终。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红姑娘客运队”老照片


美专校街口,1956年1月1日通车的一路电车站起点,“红姑娘客运队”背后坎上,重庆市老检察院里,有陪都时重庆警备司令孙元良官邸。孙元良祖藉绍兴,1904年生于四川华阳,20岁考取黄埔一期,最高职务国民党中将,曾任16兵团司令等职,一生毁誉参半。他阻击过工农红军、参加过淮海战役;淞沪会战“四行保卫战”系他指挥,获“二等云麾勋章”,南京保卫战有他,贵州独山保卫战是他把日军击败。


1938年底,时任驻奉节88师师长的孙元良拟文,秘书杨开鹏题写,在白帝城下,瞿塘峡千仞绝壁上,雇五名石工历时百天凿下万里长江最大石刻——“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十个气壮山河、功底醇厚,每字高4.5米、宽4.35米,总面积234平方米,巨型隶书勒石,落款孙元良。竣工时,孙元良亲赴夔门剪彩,并发表“抗日灭倭”誓死抗战到底的演讲。会来事擅抓机遇的孙元良,言传身教带出“天皇巨星”——其子孙仲祥,艺名“秦汉”。


2003年6月,三峡二期水位上涨至135米前,文物工作者将被淹没的石刻分别翻模复制、切割,1:1原样上移至175米水位线上。2006年6月,三峡大坝主体完成,中央电影台现场直播“三峡工程下闸蓄水”和“高峡出平湖”,此刻己102岁的孙元良在台湾高雄家中,看见直播中多次出现当年自己誓灭倭寇、求国泰民安的豪言壮语“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落款孙元良时,激动得老汨纵横。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轻舟驶过瞿塘峡。著名题壁——“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瞿塘峡题壁书法——“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其一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瞿塘峡题壁书法——“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其二





美专校街,因有美术家、教育家万从木于1933年2月,通过借贷和募集资金,在牛角沱建立的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从此这条由中山三路通向牛角沱、上清寺不长的小街,地名就由“甜水井”,更名为美专校街。国民政府迁渝避敌,时任国民党副总裁、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参政会议议长汪精卫,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机关入驻美专校街,张道藩也曾在此下榻,机关、高官相中此地,把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挤走搬迁到南岸下浩卜内门洋行办学。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偕夫人陈璧君,趁蒋介石赴陕西主持军事会议不在重庆之机,借口龙云相邀,就是从美专校街17号出逃,在珊瑚坝机场登上飞往昆明的飞机,追随其叛国投敌的有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周佛海、实业部部长陈公博等。在游说“云南王”龙云叛蒋不成,次日抵达越南河内,继后辗转香港、日本、上海,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从此走上叛国投敌、沦为汉奸卖国贼的不归路。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央乐团独唱演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山艺术团歌舞团团长、两获国际声乐比赛大奖、中国金唱片奖首届获奖者刘淑芳,毕业于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声乐专业。其成名曲《宝贝》《鸽子》《玛依拉》至今人们耳熟能详。周恩来总理多次鼓励刘淑芳,既要把国外优秀歌曲介绍到国内,更要用心总结、发掘、整理我国民族民间歌曲和唱法,并将其推介到世界。刘淑芳牢记周总理嘱托,她在出访演出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满怀深情高歌《茉莉花》《我和我的祖国》《烛光里的妈妈》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歌曲。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刘淑芳与周总理的珍贵合影


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毕业的著名山水画家、曾任重庆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的杨鸿坤成就卓著,其作品受到画坛内外充分肯定,一幅《千里嘉陵图卷》从中央到地方数十位领导、文坛精英、画坛名家吟诗填词赞美。解放后西南美专先后被拆分,师生分流到蜀中艺专、成都艺专等,这便是此后四川音乐学院、西南师范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的源流之一。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有“辫子”的公交车》(上清寺转盘)

布面油画 黄勇智 作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上世纪50年代末,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转盘。左边为邮电支局


在中山三路尾子上,重庆工业展览馆对面、上清寺邮电支局那排长长贴报栏侧,集邮、报刊零售门市部旁,民航售票厅下,起义将领范绍增公馆“范庄”马路对过,现在的消防中队,曾是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部。邮电支局、民航售票厅楼上,便是研究院招待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历史学家、国际汉学泰斗费正清,傅斯年、陈寅恪、陶孟和、李济、叶企孙、曾昭燏、华罗庚等堪称先生、学人的一代大家皆在此住过。


重庆渝中区中山三路

图为:上清市算是当时的繁华富人区


抗抗末期,住在研究院招待所的梁思成尤其值得一提。1944年伊始,中国远征军在印缅战场重挫日军、盟军诺曼底登陆向德国本土逼进、苏联全面向纳粹德国发起反攻。同年6月,美国出动挂弹多、航程远,最先进的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开始对日本实施无差别轰炸,拉开对日本本土战略反击序幕。梁思成、林徽因获知这一消息,感到高兴的是,日本法西斯终于尝到发动战争侵略的苦果,但又心急如焚,担心日本奈良、京都被炸,享誉世界的遗产——千年仿唐“长安”古都建筑在战火中飞灰烟灭。


梁思成告别他领衔的中国营造学社、沉疴中的的夫人林徽因、考古学家胞弟梁思永,从宜宾李庄赶到重庆,住在不足十平方米的中央研究院招待所。一年多时间计黑当白、不厌其烦、不辞辛劳,向国民政府、外交部、军事指挥机关、盟军司令部 、南岸黄山军政最高长官官邸、美英苏驻华使馆及新闻通讯社 、龙门浩联合国家办事处、李子坝外国记者“沙龙”的嘉陵宾馆——“国际联欢社”,向费正清(美国)、李约瑟(英国)、司徒美堂(美国侨领)等好友,奔波呼吁,呈递关于避炸世界建筑遗产——奈良、京都仿唐建筑“事由陈情书”,登门恭请社会各界名流在“陈情书”上签名。


据当年协助梁思成奔波呼吁保护奈良、京都避炸的学生、助手,建筑大师吴良镛、罗哲文等回忆,陈宇、王忛报告文学《日本古都的恩人梁思成》,岳南著《南渡北归》所述 :为找到一条路、敲开一扇门、找一关键人,真乃绞尽脑汁、说破嘴皮、磨穿鞋底、累坏身体......将误解、苛责、委曲、困难统统置之脑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战败无条投降时,日本全国96座城市遭到美军轮番空袭,满目废墟、处处焦土。在梁思成的不懈努力下,惟千年仿唐古都——奈良、京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事成,他从此再也不提奔波艰难不易事,真乃“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由此可见其眼光之深远、心胸之博大。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世界著名古建筑专家福山敏男等一批专家学者经多年调研走访,钩沉历史、还原本真,代表朝野万分感激地说:梁思成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1982年3月29日,他们在日本最具影响的报纸《朝日新闻》上,用整版篇幅盛赞梁思成,大字标题:“建言书”、“奔走呼吁”、“空爆阻止”、“挽救日本古都的恩人和救星”。






本文作者:张川耀 原《现代工人报》社社长

本文插画:黄勇智 原《重庆广播电视报》艺术总监

全文约1.9万余字

2022年5月 第三稿

  • 【标签】:

今日直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