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鲨鱼直播,今日共场直播赛事,敬请观看。

印旁超是什么联赛(流水有痕)

发布时间:

2023年04月19日 20:37

类型:

篮球新闻

来源 :网络转载

流水有痕

纪念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

序言

第1章 懵懂的童年

第2章 少年壮志不言愁

第3章 无怨无悔的青年时代

第4章 走进不惑感受人生无常

第五章 结束语

序言

人近不惑,感觉世事无常,一路走来好的、坏的事情犹如电影一幕一幕的不断出现在自己梦里、眼前,突然之间感觉自己好像干了很多事又好像没干什么,说不清道不明那种感觉很奇妙。

直到有一天自己有幸拜读了刘震云老师的《一日三秋》忽然好像明白了一些其中的一些事和道理,为了解开自己心中的惑不断地问自己,突然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把自己所经历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说干就干,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谨以此书,致敬我们伟大祖国和这个伟大时代,致敬和我有相同经历的那些人。

作者:张占军

2022.12.03于石门

第一章懵懂的童年

我出生在河北冀南的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家里世代务农爷爷、父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是和土地打交道,春播秋种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的忙碌着,节气对农村人来说很重要大家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劳作,那个时候还是基本靠天吃饭。山区土地很少,人均不过半亩地,这还要包括旱地和水浇地。旱地都是在半山坡上面纯靠天吃饭,有雨水就有收成,没有雨水基本上就没有,即便是这样人们还是该种种不忍撂荒;水浇地是我们村靠近河滩的滩涂地,种庄稼也是发水的时候就没了,不发水赶上好年景也得忙忙碌碌浇上一遍又一遍的水,为啥呢?因为都是沙土地不耐旱啊。小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都是轮流在夜里去浇地尤其是麦收的季节,因为浇地都是排队来进行的,错过了你就得重新排队等好久,人能等但庄稼不能等啊所以都是两个人轮流着来,村里不免有偷水的人为了自己地先豁个口子给自己现浇上。但是大家都不明说一个村的谁也看破不说破一笑了之,先浇的人遇上了男的会不好意思会主动打个岔、递上一根香烟笑着说上几句好听的话,遇上女的了就会陪个不是赶紧把口子堵上任凭女的叨叨几句。

那个时候村里人之间矛盾解决很有意思,小矛盾当事人自行解决,理亏的人多说好话这事也就过去了;大一点的矛盾基本靠族里的长辈调节,其中我奶奶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调解员,打我记事起就隔几天准的忙活一下子,也没啥大事就是叔叔两口子拌嘴了,邻里谁跟谁不说话了。遇上这些事奶奶总是会劝大家和为贵,奶奶在整个村子都是威望极高的,很受人尊敬一辈子如此。小时候很喜欢凑热闹,一有事就会有好吃的,为啥呢?理亏的的人都会把自家最好的好吃的分给我们,孩子们在一起一玩两家的矛盾就解决了;族外之间的矛盾基本靠村干部和各族的长辈来调节解决,我爷爷是是我们村的第一任村长,家里早先开着水磨房,爷爷一生耿直,碍于面子大家都听他的,磨面的时候他会把麸皮多给一些给磨面的人,用于家里喂鸡、喂牲口。主要矛盾就是土地的划分上,谁家多了?谁家少了?因为这个关系到来年的收成和口粮所以争论的焦点和难点。每次分地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这些都是从大人口里听说的,那个时候只会凑热闹,不知道为啥吵他们。

因为我出生在1978年,那个时候吃饭基本上能吃饱,一般家庭都是男人和孩子先吃饱,妇女都是后吃,直到现在我们的父母辈还保持着这一传统,不是不够吃而是习惯使然。好多疑问都是成年之后慢慢的理解了,参加工作之后初次到洛阳出差,洛阳的敬酒礼仪估计也和人们的习惯有关,后来听师傅们说大概也是这个意思。让客人先吃、吃好这是我们这个普通人的朴素想法,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我们这民族的重要本性之一。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就是有这些好的本性一直在支撑着我们每个人。

我们那个年代虽然说能吃饱但是绝不能说能吃出什么花样来,都是大人赶庙会、赶集的时候买一些平常吃不到的麻花、油条、麻糖、瓜子、糖之类的东西,那个时候副食品还很有限农村,我们愿意跟着大人去赶集,虽然要走几里路也不觉得累。老人们都喜欢看戏,我们就瞎玩,我们这边主要是豫剧多一些,他们在戏台上演,我们在戏台下跑着玩,手里、嘴里没闲着。孩子们都是跟着大人一起来,都是三里五乡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是熟人甚至是亲戚。大家之间这样的关系没有距离和陌生感,这就是熟人社会的好处,自来熟不需要单独介绍很随意的一句话就知道了,减少了很多程序。赶庙会、赶集是走亲戚的大好时机,这个时候一般作为主家都会自觉的把午饭做好等着人来也不用单独叫,到饭点了都会手里掂着点走亲戚的礼品上门,大家一边客套着一边饭菜就上了,一般吃过午饭大家聊会天下午等戏开场了就陆续离开了,年轻的人逛庙会买东西,老人们看戏,孩子们跟着大人玩儿。顺道大家会买一些日常用的东西,女人会买一些针头线脑的物件,布料、棉花、吃的、用的等物件;男人们会挑一些农具、农资之类的东西为日后干活用;孩子们混个吃喝,各取所需自得其乐,这就是赶集的妙处所在。所以每逢庙会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向集市,那个年代集市才是农村交换的大场所。

童年的我们都是快乐的个体,在村里经常三五成群的瞎跑。我们那个时候玩的物件和游戏还真不少跳绳、踢毽子、推铁环、丢沙包、玩石子、吹口哨、纸飞机、玩链扣枪等等。常常一个玩具、一个游戏我们都会晚上半天,直到家里大人叫我们吃饭,满头大汗的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告别回家吃饭。有时候还会约定下午的活动,有的小伙伴家里没人来叫就会跟着来叫的亲近的大人回家吃饭,因为在自个村里大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管的这么紧。一块堆去谁家吃饭都是很平常的事。

再稍大一些,男孩和女孩就玩不到一块了,为啥呢?有些游戏和玩具已经分出来了。这个时候男孩子一般会跟大人到地里帮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拿拿东西之类的活儿,反正只要让动起来我们就很快乐、很知足,有时候免不了挨大人训一顿,那也是一会的事。女孩子这个时候就会帮家里烧火做饭、洗锅刷碗之类的事。农村有句古话:小伙子不吃十年闲饭。也就是说十岁是男孩子的一个分界岭,这个时候开始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了。比如拾柴火、打草就是我们男孩子干的活儿。

说起拾柴、打草、捉鱼、捞虾那趣事可多了去了。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独自和伙伴们去干活了,开始脱离大人了。出门之前我们会兜里揣个苹果、梨什么的无论母亲把这些东西藏到那里我们都能找到,到了地里不是先干活而是先玩,先分吃的。玩够了,兲晌午了、黑了我们才开始干活,所以每次都是赶点迟回家,活干少了怎么办就会投机取巧把筐、背篓垫高,看着满满的,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回到家里我们就会赶紧混到一起或者倒进牲口槽里。偶尔有次是真的就会等着大人来接,反正就一两条路大人都知道。捉鱼、捞虾是我们为了打牙祭所干的事,我们村边就有一条河,春秋时节我们不分时候,有时候是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时是礼拜天,费半天劲儿弄一些鱼虾我们回家做着吃,有时候大人帮我们,大多时候我们自己处理完了自己弄,有时候忙活半天也吃不了几口。狼多肉少啊,干活的时候不见人多,吃的时候人是真多。

寒暑假闲着没事,挣学杂费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捉蝎子和挖药材是我们的主要手段,刚开始谁也不敢抓呀怕蛰着自己,千小心万注意还是免不了被蛰,蛰了会哭因为太疼了,记得有一次被一只大蝎子蛰了我一下,疼得我满地打滚,有经验的大人把手绑紧赶紧处理,否则会传导整条胳膊或者腿,难受的很、麻得很。一般我们会配一把铁丝拍扁做的镊子和钢筋做的钩子、一个厚厚的袋子或者瓶子。碰到大的石头我们会几个人一起掀,有了大家平均分,没有就散了,分工明确,大多时候我们会一两个人一组在一面坡上。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瞎找,一天也找不到几只,慢慢的我们就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比如下雨天雨后就是好时机,一般要到阳坡找背阴的地方少去。有时候也会遇到吓人的场面,比如掀开始石头突然窜出一条毛毛虫或者蚯蚓吓一跳,最可怕的是掀开之后看见里面盘着一条带色蛇这个时候就会马上合上石头或者跑开,第一次遇见会让你吓到腿软、大叫起来,现在想起来还会吓一下子,怕呀。我从小就不是很胆大,同伴们有胆大的根本不当回事,唉!谁让自己胆小呢。比起女生来我们个个都算胆大的,女生遇见这种情况那真是一个叫啊,不过也有胆大的不怕属于极少数的人。我们把蝎子捉回家大人就会弄一个大瓶子里面放上土坯洒点水把他们放进去,一边存放一边养着等着小贩们来收。一个礼拜左右小贩们就会来收,我们一般攒的差不多了就会卖掉它。小贩们来了院子里首先我们各家的孩子和大人就会找一个脸盆把蝎子从瓶子倒出来人家看一看会论个数或者论斤称,一户一户的卖。每数一家清一家小贩们用笔和纸记下来等弄完了给每户结账。多的时候百把块,少的时候十几块,这个时候大人们脸上挂着笑,孩子们乐的屁颠屁颠的,钱大人会收着。一般这个时候大人会把零钱给我们,我们会买只冰糕犒劳一下自己,有时候回到小卖部买一个自己想买的东西。这个时候是我们最高兴地时候,慢慢的钱就攒下了。

挖药材要比捉蝎子难度低一点可是劳动强度要大得多。工具就是一把稿和塑料袋或者绳子。我们这边主要是柴胡。满山的跑,满山的找。一道梁一道梁的找,一般都在阴凉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找到合适距离对着根部刨下去然后一掀整根就下来了,最后抖一下土就放到塑料袋里整个过程就完成了。弄上半天回到家里把他们重新捋一下把它放到屋顶找个朝阳的地方晒干,和收蝎子的流程差不过。这个就是晾干了卖了换钱。

除了这些事我们还会干些农活,帮着父母运一些粮食啊,掰棒子啊、刨红薯、剥花生啊等等一些农活。

农闲的时候村里会组织大人到大队里干活比如修路、架桥、挖堤坝、平田地等等活,这些活儿都是闲的时候干,村里很分成不同的队伍干统一的记工分,年底算总账。队里会根据工分情况把各家各户的分列出来张榜公布,一个工分合多少钱谁家少就会拿钱顶上。村里有的人出外务工,我们这边去煤矿干活是大多数。虽然很苦但是比种地强太多了,这些人都是村里第一批致富的人,万元户都是这些人起来的很是令人羡慕的。我的叔叔辈有很多人都是煤窑工,每次回来的时候都是给我们带些稀罕的吃的,我时不时的会得到一些因为我家和他家是邻居和亲戚,我奶奶是他大姨从小照顾他。我的奶奶、父亲、邻家叔叔离开也有好几年了,有时候感觉他就在身边,时不时的出现在梦里,这就是怀念吧。

人就是这样,美好的事情和人物总会引起你时不时的回忆,反复的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增添你的美好和甜蜜、温暖。现实如此,小学的学习亦如此。课本里的孔子、岳飞、毛主席、周总理、邱少云、鲁迅、焦裕禄、红军两万五里的战士等等都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抹也抹不掉,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和激励着你。当你遇到困难时、当你幸福时、当你悲伤时、当你快乐时都想和他们分享。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些榜样会给我们正向的、前进的力量,想起他们就会内心充满满满的正能量。是非曲直在这些人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想起他们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榜样给你带来了力量,亲人们给你带来了温暖,他们彼此作用逐渐形成了你的人格和价值观、世界观。

我的小学1-4年级都是在村里上的,5-6年级是在乡里上的。那个时候我们村子还算个大村子在我们哪里大概有5、600人口吧,我们一起大概有14、5个孩子可以成立一个班。村里小学4个班,一个年级1个班,老师是互相交叉上课的3个老师,都是代课老师。那个时候代课老师很辛苦的,1个人教四个年级的课,1天下来就没个闲,大部分老师都是本村的,也有个别是外村的。我的小学老师就是有2个是我们村的,1个是外村的,直到现在我回村里偶尔还能见着他们。很亲近,偶尔还能说会儿话,还是那么亲切和自然,个人内心还是很尊敬和尊重老师。其中1位老师还是我同学的父亲,自然我们的关系就更近一些,小时候大部分是怕,躲着走。现在的感觉就完全变了。你说奇怪不奇怪,在一起的时候躲着走,不在一起了反而自然了很多,亲近了。这种感觉真是很奇妙、微妙,说不清道不明。现在想起来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调皮捣蛋怕挨揍所致,村里长大的男孩子在上小学期间恐怕不挨揍的机会很少吧。说起挨揍来,我的同学挨他父亲揍最多,因为啥呢?现在想起来还是怕别人说吧,尤其是村里其他家长吧。都是一个村的,自然而然的多的时候就落到他儿子头上了,其实我同学是最老实的一个。回想起来挨揍的理由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春天捉鸟、课间抢东西;夏天泼水、甩汗、偷喝水;秋天吃水果、爬高;冬天溜冰子、踢毽子。这些都是触发我们挨揍的原因之一,当时村里上课的铃是挂在树上的一个敲得钟,声音不是像电铃那么响我们常常迟到,玩的太尽兴了常常不能及时回到教室,看着四周没人了赶紧跑回教室,有时候喊一声“报告”老师并不一定让我们进去。我们就站在门口等,老师讲到一个节点才开门让我们进去。这种事遇到男老师肯定会挨两下子,然后让回到座位,女老师会拿着教鞭棍敲我们或者罚站。这些都是额外的处罚我们,还有就是课堂上的处罚就更多了例如背不下来课文、不会算数题了等。还有给女生背上划东西、拽辫子、说话、教室里乱跑、扯凳子等,一天下来准的有个男同学挨揍,如果这一天没人挨揍真是新鲜了。尽管如此我们同学之间因为距离、因为时光我们走的都很近,每年回去时不时的聚上一聚,平常也是通过家长互相问候一下谁谁谁最近回来了吗?怎么样?干什么呢?等等之类的话,每次回去我娘都会给我叨叨上两句咱们村谁谁又打听你了,听了这话心里暖暖的,这么多年还有人惦记这种感觉真好。见了面不用说自然就更亲近了,上家里吃饭去等等之类的话。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成家立业了,都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有的两个孩子更有甚者三个孩子,大的有的都上了高中甚至都有上班的。大部分人在县城都买了房、买了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无论学历高低只要勤劳都能致富。有时候感叹真是快啊!女生们联系就很少了,他们大多数都嫁到外村、外县、甚至外市、外省,因为我们都是不在村里回家的时间很难重叠所以就很难见面。有的20几年都没见过面,不奇怪。只是心里觉得有点遗憾和失落每逢想起来。

5-6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去了乡里的学校上学,因为村里已经没有教室和老师来教了,乡里各村的孩子就一起到乡里的学校来学习了。每天早上我们从家里出发,下午放学从学校回到家。家到学校6里地,来回12里地每天如此。中午饭在学校解决,从家里带干粮,在学校食堂买面汤或者糊糊,当然也可以买干粮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自带,一是便宜,二是上午饿了可以提前吃。本村的孩子和距离近的村子的孩子中午回家吃。刚开始都是步行上学,慢慢的学会了自行车上学那种28的自行车。会骑车的每天比赛,看谁骑得快,看谁不下车,各种的比真是其乐无穷。

童年的事就说到这里吧,不停笔,估计再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第二章少年壮志不言愁

大多数人来讲上了初中我们就进入了少年时代,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虽然很幼稚现在看来,尽管很多都没有实现甚至不能实现,但是当时就是那么想的、那么定的。我是1992-1995年在我们乡里上的初中。顺便说上一嘴子,本来该早上一年结果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定错了书导致我们多上了一年,所以我们村的孩子比别的村孩子大一岁,其实这也没什么。

初中不像小学那样不太正式,初中要正式的多,老师也多起来了,学生也多起来了,我上初中的班级大概有5、60个孩子。因为随着岁数的增长课堂纪律好了很多,老师也不再像小学那样对待我们,但是站墙根那是免不了的,有时候犯了大错会叫家长来这是你少数的情况。再说那时候的我们的家长根本不会像现在的家长那么管理孩子,大多数的时候都是靠自己。

初中的学习课程和内容比小学要难不少,丰富不少,开始了学习英语课。刚开始学习英语闹出不少笑话,老师和同学们都很难适应。学生们经常把拼音和英语的发音弄混,我们就发明了很多技巧和办法来纠正它。例如用汉字来标注、用纸片来制作卡片记录等等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慢慢的就好了很多。对大多数农村的孩子来说英语都是弱项,教的老师都是非专业的老师,很多农村的孩子上了更高一级甚至是大学英语都是中国式的哑巴英语,只会写不会说更不敢说。主要还是心里没底,也有不少通过后天努力的取得了很好的成就那都是凤毛麟角。

数学由算数到了代数、函数、几何,这门学科学得好的大有人在,说实话学数学聪明的孩子很不少,有天赋。我们数学老师有句很幽默的话:学数学有三等人,一等人无师自通看看就会;二等人一点就通;三等人努力学习可以学好;等外人学也学不会。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学习数学方面差距确实很大,有的人一学就会,有的人学起来就很费劲,每次考试成了检验的试金石。同时也是分水岭,好的自然是好的,不好的自然是不好的,很难有中间地带。数学也是拉分的科目,多的和少的,优的和劣的能差3、50分。找谁说理去,同学们之间互侃。那个时候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习氛围很浓。有的是小学同学、有的是一个村里的、还有的是亲戚总之大家都很熟悉彼此,互相帮助也就顺理成章了。

物理也是一门新开的学科,我们重新认识了世界,物理的世界,多很多现象和运动有了新的认识,对大多数男孩子来讲打开了一扇窗,大多数男孩子都喜欢鼓捣东鼓捣西,这个课程适合我们。学习物理期间我们动手只做了好多东西,那个时候我们获得教具的条件很有限几乎没有。不过我们物理老师是一个聪明人,估计小时候也是一个爱鼓捣的人。讲牛顿定律他从木匠铺哪里找来了木块、楔块、木条等给我们讲解很生动至今脑海里还很清晰。将电路他从木匠铺拿来打孔的木块、从五金铺买来干电池和导线、灯泡、手电筒给我们做串并联电路、开关演示,让我们了解了电是怎么回事?电流是怎么回事?等为什么会亮?功是什么?功率是什么?等等一些列的问题。至今我们还有两个同学成了电站的电工、还有的上了大学成了电气工程师,那个时候在心里种下种子都结了果。讲光学用老花镜来聚光把火柴点燃等等有趣的实验,初中物理真是让我们这些孩子开了眼,学了很多东西。

讲了物理再说一下化学,也很有意思,因为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是两口子,一对理科生。之前没有化学基础我们大脑一片空白,面对分子式、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一看头都大了,知识太多了、太散了,尤其是方程式我们学起来很吃力,化学老师就给我们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给我们讲,盐是怎回事?糖是怎么回事?化学肥料的配比?从生活中的例子给我们讲起生动而又活泼,逐渐的大家提起了兴趣。成绩也在水涨船高一步一步的变好。学生们的脑袋里逐渐地丰富了起来,活跃了起来,学习起来也就没那么难了、没那么苦涩了,经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学习,整个一辈子物理化学也就落在了初中的那些知识层次。很可惜,但又无能为力。

剩下的文科也是趣点很多,语文是一位年富力很好的老师教的,教的很好,他的课堂妙趣横生,旁征博引。记得当时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每节课必须总结的项目,很有意思。锻炼了大家的总结能力,概括能力。日记是我们的必修课,几乎每天到要写,说句实话我的日记写的一般,描述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很一般,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平平常常,很难有新意。可能天生就是一副平凡的思想吧。但是记日记的习惯我是保留了下来对我后来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实老师估计也能看到每个人的能力,只是让大家养成一个好习惯罢了。后来的记工作日志、生活记帐等等真是一个好帮手,我的这个习惯大概齐是从记日记养成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好的习惯真的像一把椅子一样可以牢牢的把你放在安全地方。

学习语文文言文是一个难点和重点,文言文对于刚接触的人来说真的和天数差不多,一个字有很长的解释。可见古人对语言的使用精炼到极致。学习文言文我们认识了《卖炭翁》,知道了封建社会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不易,都在艰难困苦中与命运抗争。我们今天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读书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他教给了我们一个道理,再难的事只要勤勤恳恳的做多了自然会熟能生巧。这让我想起了企业家张瑞敏说的一句话:简单的事做一千遍一万遍就是不简单,平凡的事做一千遍一万遍就是不平凡。是啊,世上哪里有做千遍万遍还做不好的事情呢?没有比人更高的峰,没有比脚更远的路。

历史是我们副校长给我们上的至今还很清楚记得他的模样,一头白发,说起话来声音很大、很洪亮这也许和他天天开会讲话有关。历史让我们认识了中华上下5000年,从古猿人到现代的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人们的活动轨迹很发生的的大事记。我们那个时候初中主要讲的是中国历史为主、世界历史为辅。

他给我们讲了各个时期的文化和发生的历史事件,讲了皇帝的故事、大禹治水、围魏救赵、火烧赤壁、贞观之治、安史之乱、靖康之乱、康熙微服私访、民国成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遵义会议、解放战争、开国大典、五年计划、改革开放、包干到户等等很有趣。给我们讲了中国的文化和传承,十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的风俗人情。打开了我们了解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来龙去脉。

政治课最挠头,背起来不能错,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不准确。政治是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尺子。政治责任心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好帮手、好老师。那个时候晚上的新联播必看节目,农村只有中央1台,7:30分看新闻是大人孩子们了解中国发生了什么事的最最重要的窗口,那个时候基本家家都有了电视。为了收的清楚些我们没少鼓捣那个天线,最早的时候没有锅盖天线都是铝线的。政治思想课让我们学习了很多普法知识、道德为我们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奠定了初步基础。记得那年我还获得了全县政治联考的第一名,给我发了一张奖状和5元钱奖励,那个时候给5元钱可以吃好几天饭,高兴的不行,还有一名同学获得了生物课的第一名比我低一个年级,至今我还记得他的名字,太深刻了。

最后再说说我们男女生之间的日常交往的一些事。说起来、听起来都很有意思。不妨给大家唠唠,回忆一下青涩的青春。那个时候的我们不管男生还是女生谁多看谁一眼都会脸红,那个人有一方面的才华都会吸引人,学习好的、唱歌好的、文采好的、体育好的都会招人喜爱,老师喜欢、同学们也羡慕。男生女生之间看对眼的都会互相秘密的传纸条、写一封情书来表达对对方的喜欢。说是秘密其实也不是秘密,两个人知道是秘密人知道多了那还是秘密呢?只不过就是自己觉得是了罢了,掩耳盗铃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原来有现在也有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话题而已。那个时候的男生女的感情都很纯粹、单纯就是崇拜和喜欢就如同喜欢港澳台的歌星一般,随着毕业也就慢慢的散了就像没有发生一样,了无痕迹。毕业了,大家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都散了。唯一留下的就是那张毕业照和毕业证。

值得自己骄傲地是三年我一直是班干部---班长。

就这样在匆匆的日子里我的初中就这样结束了,没来得及好好地告别。

第三章无怨无悔的青年时代

这段时间主要说是高中、大学、参加工作的这些事。内容比较丰富和时代感相对就近一些,农村出来的孩子开始慢慢的蜕变过程。对这个社会和人际交往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关于印旁超是什么联赛的信息

先说说我的高中吧,很幸运我考上了县里的高中。班里同学有的上了中专、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上了高中,我就是上了高中的那一班的人,我们班里考上高中的只有4名,少得可怜。中专的上了几个不太清楚,高职的上了几个,其实也不算少算下来,因为初三的最后时期好多人就不上了等着拿证了,老师也不让去了怕影响升学率,反正最后的毕业证肯定是给的。

去了镇里的县高中学校上学路又多了许多,高中学校离我们村40里地,来回80里地。基本都是住宿上学了,我们4个人分到了不同的两个班,一个班2个。一开始班里考上的和没考上掏钱去的大概120个人,高一那年班里人是真多乌压压的一片,哪里都是人,桌子都是连在一起的,就南北两个过道,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本县的还有外县的、还有市里的哪里的学生都有。很乱,说话的口音也不一样,但是年轻人都是自来熟,一个月之后都认识了、熟悉了男生之间,因为那个时候男生一个班一个宿舍,高低床,那叫一个满!乱总的有人管吧,老师问了一下各个人的情况,由于有很多生人大家都很拘束,了解了情况之后班主任把男宿舍长的职务给了我。当时班主任的一句话我至今难忘,某某,我把男生宿舍就交给你了啊,真是接受任务是我手心里全是汗,大脑一片空白、心突突跳。但是嘴上却应了下来,李老师放心吧。其实后来还真有些事需要处理。

入学第一件事就是划管理,定制度毕竟我们都大孩子了谁也不能靠老师和家长了,制定宿舍制度和值日管理制度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啊。班里就来了我们2个人,你说我当这个官真是难啊,势单力薄啊不像初中的时候都是熟人啊。多少人会给你一些面子,这里就不同了谁也不认识谁呀,谁也不熟悉谁呀,弄不好会起矛盾。所以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我就召集大家来讨论这个事,刚开始谁也不说,都不知道谁开了一个头,大家就鸡一嘴鸭一嘴的说开了,最终把这两件事定下来了。慢慢的就出现了问题,值日不用出早操,很多人就打起来主意,抢值日!怪不,抢着干活只为不出操,早上6点6里地体育老师、班主任都会不定时抽查,查到了就惨了。后来我们就发现了3年下来不出操的就那几个人,班里的人就说他们包了吧,各得其所,我们也落得个清净。大扫除我们轮着干、小扫除他们出2个人干。

值日问题解决了,教室、宿舍的偷盗问题却成了难点和重点,老师抓、学校抓天天有、月月有、年年有,很难杜绝。为啥?人太多、太乱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习惯了就谁也不说了、不提了。丢些什么呢?吃的尤其是返校一个礼拜之后,课本、笔,吃饭的勺子、饭盆,袜子、鞋、校服在这些东西。尤其是校服都一样很难找到。因为啥呢?都一样。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可是对求学的穷学生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事,没办法自认倒霉吧,估计3年下来都得丢个2、3回东西,伤心几天谁也就忘了,再者说记着又能怎样?

再说说我们学校的学习,我们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每年级4个班,外加2个补习班。初中12个班,规模不算大。教职工150人左右。

还记得第一次入学考试那个叫紧张,摸底考试。原来在班里每次考试都在前三名,这次一考吓了一跳班里40名,那个落差呀,楠哥感受就别提多大了,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那个同学成绩也没好到哪里,6、70名了,我们两个谁也没说啥?半斤八两。有次趁礼拜天休息时间我们聊了一次。我说:“某某,看看完蛋了”,他说:“嗯,看来人一多,咱们就落后了,后面加把劲儿吧。”我点了点头。我们两个分析了一下怎么回事,这就是和其他学校的人一比差距就来了,我们是乡中,人家好多是乡中、县中、市里的中学教学质量不一样,个人水平也不一样,那个时候我们就感到了差距。

当时想,加把劲儿就能赶上,其实我错了,他也错了。没那么容易。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各个课优秀的人都是很厉害的,你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超越。他们在基础的掌握、知识点的理解、解题方法、大脑运转速度都是你很难赶上或者超越的。时间相对是固定的,你不可能短时间内能有大的超越。相比起来比你优秀的人太多了,一个班级就如此,何况整个年级?整个学校呢?全县?全市?全省呢?慢慢的我接受了这一切,接受了这一现实。眼界开了,不走出自己的思想禁锢之地你很难闯出一片天地,不再是那个做梦的少年。唯有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突破自我,只有突破了自我才能赶上别人,赶上比你优秀的孩子。没有捷径,没有特效药。

明白了这一切,我就开始制定了学习计划和方法。高中的知识比初中更难、更不易理解,虽然科目一样但是内容却大相径庭,宽度和难度都有了大幅提高。再靠原来的方法就很难应付了,慢慢的开始摸索方法,刚开始很迷茫不知所措高一整年都是在及格线上下摆动,甚至还有不及格的出现。一样的课程、一样的时间、一样的老师、不一样的考试成绩。每次考试都一样,成绩排名都差不多好像位置都给你提前安排好了似的。定死了,就在那里。

高一上完,开始分班,文理科。文科1个班,理科3个班.我本来想去文科班,无奈要的人少,没办法只能分到理科。既然去文科班无望,还不如继续在理科班好好地学习,心安就好,何必强求呢?再说真的去了文科班我的成绩未必会好到哪里去,既来之则安之。慢慢的开始调整自己心态和情绪。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姥姥村的一个同学在一起吃饭,顺便说一下,高中的时候一般都是成组吃饭。三五个一起。他在文科班现在,原来在理科班。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到大一直很好。

回想起来,记得初中那会儿人家就开始在牛城晚报发表文章,时不时地还会得到稿费。有时候还会得到各种书籍,小小年纪就和一些作者交流心得体会。见识、学识真的是比知识更重要,好多东西都不是靠死板的学习得来的,交流多了你自然就会改变自我。看到我的成绩半死不活的,他就开始不断地利用吃饭、休息时间、回家的路上时间、礼拜天洗衣服的时间开始给我讲知识,原来不知道,慢慢的发现了人家的理科知识超我2条街,厉害啊!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只知道人家文科厉害,没想到人家理科也很厉害,怪不得分班的时候老师抢着要呢?看来不光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我Out了。

经过高二一年的补习和自己的努力,我的成绩开始有了起色,成绩提高不是太大,提了10几名吧,我还单独请他吃了两个熟鸡蛋,那个时候也没啥好吃的。学校的饭菜除了白菜、就是土豆。肉是一个礼拜吃2、3次还是馅儿和炒面里混的肉末。油水很少,几乎学校没有胖的人,班里没有觉得谁胖都是瘦人,高个也好矮个也罢无一例外都是瘦的,现在想起来真的羡慕啊。这个时候无论朋友还是同事哪里还有瘦子?那个时候是瘦子多,现在整个倒过来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营养上去了自然瘦子就少了。

记得班里有一个同学他爸是厂里的师傅,有工资,老来得子很是痛爱。收入固定,自然生活就比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好得多,每个礼拜天他都会炖只鸡给他小子带来,有时候是一只鸡腿,有时候是炖豆腐夹着肉,总之就是好吃,他们那个组就是盼他爸来,中午吃饭的时候恨不得把汤里地油吸干了。现在看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当时可不是简单的事,一个父亲骑车2、30里路只为送一次饭,一边要做一边要送那得起多早。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相比他的父亲全班只有一个,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很少的来一两次,我的父亲唯一的来的一次是给我送了一件PU的棉袄,那年冬天太冷了,学校没有暖气。我们的3年一直没有,不过这对农村人来说不叫啥,习惯了。我的母亲没有去过我的学校。班里的很多学生家长都没有去过学校,这很正常。从初中开始,不,应该是小学5年级开始,我上学就是自己去了,同龄人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家里的人基本就不再管了。自己准备,自己去,自己回。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家长会、老师家访之类的事情。高中了家里就更不再管了,都是和同学搭伴一起走、一起回,有时候自己走。我们村就我一个人所以经常一个人走,骑着车子。回来的时候都可以一起回。

高三是我们的高中冲刺年,我们更换了教室,独自一栋楼,楼上是应届毕业生,楼下是复习班的往届复读生。县里的学生普遍底子差,复习的人不少,家里条件好有复读2、3年的还没考上的大有人在,我们叫这样的人叫“老五、老六”。这些人不是考不上而是不学习,整天就是校外的图书室看一些路遥、琼瑶、古龙等等课外书;还有一部分看录像出门去彻夜不归老师们也知道从来不管,知道管也没用;还有一部分人出去打台球也是大把的时间。这些人家里“有矿”都是在耗日子,基本都是双职工家庭的孩子还有是“老板”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有农村里的孩子也去,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好的命,基本上上完高三考不上大学家里就不再供了。复习班里正常那个复习的基本第二年都能考个学校不管好的还是赖的吧,尤其是我们1999年的开扩招之后。上学就变得容易了很多。分数低了,录取率高了上学就容易了很多。我就是沾了这个光。第一年没考上,复读一年考上了。天下的事就是如此,赶早不如赶巧,和我一同复习的同桌就是“老六”考了一年又一年,年年没他。主要是这哥们情商高,爱搞对象到哪个学校总有女生喜欢。天天不在课堂,出去瞎玩、疯玩。县里的高中复习班他走了一个遍,稀罕不?他爹也是非得让他考,他是家里的老小,有一哥早上班了。他爹是老来得子,心疼的不行,总想让他不再下煤窑,他家是矿上的。望子成龙啊。

偶尔我们见了面,我就问他:“老崔啊,崔哥你试图啥呢?”人家说:“没法”。一个月在课堂上待的时间不超过一个礼拜,我们调侃人家说:就你这搞对象的情商拿了1%学习早就本科毕业了。人家付之一笑。

他搞对象真是有好几套,都是女孩子喜欢他,别看人家不上课,课桌擦得干净的不行,都是小女朋友给擦得。书码得整整齐齐,课桌收拾的那叫一个利索。人不在,暖壶里水永远是满的、开的。我和他是同桌,我的桌子也被收拾过几次,后来我给老崔说别让人家弄了怪不好意思的。他来上课,女朋友必是给他带好吃的,老师课上讲他俩课下讲(淡然是偷偷讲,小声讲)除了班主任的课他基本不闹其他的老师就无所谓了。所以说老师看他没在都很高兴,尤其是我们物理老师,大胖子、矮个子、戴个黑框眼镜来了课堂扫一遍,发现老崔不在就会习惯性地说一句:“呦,老崔又不在呀”,“咱们开始上课”都成了习惯。

老崔在一起常玩的几个人很会打篮球,经常出门去打篮球。学校班级联赛他肯定在,每年我们都会举行班级联赛,校级联赛。体育老师特别喜欢他,低年级的他协助老师当边裁,高年级的他上场,真的很有意思。不过最后人家还是如愿以偿考了秦皇岛的煤炭中专两年制的。还是圆了他爹的大学梦。

说到这里该说我了,1999年我考上了河北农大,去了保定。你说巧不?我那个同学也在保定不过人家是河北大学,我们又走到了一块,没事的时候他就来我们学校找我玩,他是文科,学习相对轻松一些。加上底子又好。人生四大喜之一:他乡遇故知,能不激动和感动。有时他来我们学校,有时我去他们学校。他来的多,我去的少,我们学校饭菜好吃,而且便宜都是穷小子所以他来的多。大学日子买一辆二手的自行车就可以到处走走、转了。学校之间骑车子是最经济的方式之一。保定那个城市又不大,离得又不太远很方便,有时候我们晚上吃过饭还去那边玩。

我们一个宿舍8个人,一个班35个人。大学人与人之间就很简单,学习压力瞬间没了,主要是基础课第一年,上大课的时候多,好多专业的学生一起上,完全不像高中那样3年都是一个班。大家有了自由时间和空间。

人啊,一旦时间和空间自由了就会找很多事来。我们8个人来自省内的不同地方,慢慢的大家就熟悉了,就开始一起活动,三五个人就开始了,那个时候特别流行老乡会、社团等组织,喜欢什么就可以报名参加,这些组织就会安排一些活动。

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们还趁机去了一趟北京,第一次去北京,我和宿舍的同学我们两个人,搭的是一个社团的便车。晚上3点多从学校出发,第二天一早到北京六里桥,然后自由活动。我们两个人去了天安门看了升旗,那是我第一次看升旗很震撼,以前只是学校里升旗。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真好,至今难忘。

接下来我们坐地铁去军博,那是第一次坐地铁,真的没有出过远门,连地铁票都不会买,还是同学买的。傻不?没见识多可怕。军博不要钱所以我们去的是哪里,省钱啊。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真是个好去处。

逛完军博时间还早,我们又转到了海淀的两所名校清华、北大,到门口转了转,没敢进去,这是我们多少人的梦啊!小时候做过,高中做过。真的到了门前我们却失去了勇气进去,年轻人多少还是在乎自己的面子的,怕人认出来?不是。主要是没有自信心,自卑的心在作怪而已。哪里那有什么熟人、同学?自己吓唬自己罢了,给自己找个借口而已。人的自卑有多可怕,有时候人就是差那么一步。

后来我们两个人一合计不能乱转啊,走去颐和园吧,清华园不敢去颐和园总敢去吧,我就买了一份地图,坐车去了颐和园,学生票半价。颐和园皇家园林真是大,我们开了眼了算是。小地方的人见了这些景色、园林、建筑不免是井底之蛙呀,没见过世面。我们两个人逛了起来,专门还到明朝崇祯皇帝上吊的地方看了看,从前只在历史课本上学习过,今天算是见到真地方了。听人说,要逛全了可不是一天功夫,我们就按照地图标注的捡了几个主要的经典的景点转了转。不敢多转,因为下午傍黑前我们还得回到六里桥坐车回保定。走的地方多,我们中午饭就是面包和水。

不过这次北京之行真的很值,创造了我的很多第一次。

虽然说行万里路是好事,但也不是完全的好事,我们每个人的钱是死的花了这一项,哪一项必然会减少。平时又得省下来了。家里除了生活费不会再给你扩大支出了。时间充裕,空间充裕,我们又想多转转看看怎么办?学哥、学姐的招数来了,搞勤工俭学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子,有搞家教的、有做促销员的、有食堂帮忙的、有打扫教室的、图书馆帮忙的、学校好多地方都用人干活。我和宿舍的一个同学去图书市场一家店里卖书,老板是我们老乡转业到了保定,专门干图书批发。我在那里干了很长时间,一有空就去,生活费有了,活动费但也有了。

我学的是理科,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课课时非常多,相比其他专业我们的课时是比较多的。为了把主业搞好,避免挂科必须要拿出很多时间来学习,老师的作业是必须要做的,很多都是计算性质的,没办法。很费事,费时间。这也没办法,谁让你选的这个专业呢?

对于此,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既来之则安之,选择了就得咬牙坚持,为自己之前的无知买单,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根本没有什么人生规划,家里人只知道学习好可以考上大学,找好工作这个认识阶段,自己只是觉得某某专业和自己的理想或者叫想法一致就随便报了一个。老师其实也不太懂,都是师范毕业的学生,他们上大学也是上完大学就回来当老师,至于后续的上什么大学?将来干什么?如何规划自己都没有一丁点概念。

不像现在市里的孩子会接触很多东西,提前知道好多东西,寒暑假老师会带着他们参观学习,甚至还会有交流学习的机会出国这都是教育的创新和素质教育的成果。城市的孩子会更好的提前接受很多知识和见识、常识、甚至专业知识。城乡的教育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地区发展越发达,差距越大;大城市和小城市甚至乡村差距就更大。

虽然上了大学,学习的东西真的很多,因为你有很多必备的知识没有学过所以自己要补上这一刻,比如说与人打交道,接人待物、礼仪、组织能力等等都需要补齐短板。大事更多的人确实闷头学习专业知识,其实那些都是一些过去的好多老的、旧的技术,哪些知识和学术只会增加你的知识积累、经验;凡事是新的技术和发展趋势都是在期刊和学术交流上体现。打牢基础知识只是你认识这个世界的开始,所以就会出现好多的学生学上的很好,工作上却迟滞不前。所谓的高分低能,现在这种人也不少,过去更多。

其实在大学,学习自由大家不会像原来那样限制的恨死,更多的是教会你方法和做事的意识,好多东西还是需要你自己来参悟。死读书坑定不行的,动手能力决定了你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我们的专业有几个实习,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搞得不怎么好,为啥呢?因为我去过北航参加了我同学的一次实习机会,那真hi没法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同样是计算机学习和实习,人家的机器比我们高出3代,发个邮件我们半天发布出去,人家秒发,机器也比我们好很多,网速也比我们好很多,环境也是好很多。我们还是把很早的机器当个宝似的供起来,人家早就扔到垃圾堆了、淘汰了,这就是差距啊,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老话说得好:人比人不要死,货比货要扔。一个人能走多远、走多高真的需要从开始就要努力的,起点重要但是终点更重要。很多时候,你在一个水平再努力也不会有起色,因为水平限制了你的高度。这也许会就是1流大学和2、3流大学的差距吧,学历一样但是能力和见识真的差距拉大了,别不服,不服是无知。尤其是重点专业,差距更大。

上大学的时候我的材料力学的老师--王老师,也是我的老乡。我们亦师亦友,他就在我们学校教材料力学,我们学的都是黑金属的金属属性和力学性能及应用场景。教完我们那个学期,他考取了清华的新能源博士,在农大他的同学研究的是沼气,而他在清华确实研究的核电。同样是新能源,差距有多大?我们学校弄得是传统能源,人家学校研究的是国家战略新能源,回首再看今天的中国谁还用沼气?即使用也没有大面积推广,再看看核电我们有多么的繁荣?投入产出比一看就差距巨大,人才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现在的人有句很富有哲理的话:选择大于努力。但是千万别忘了首先我们得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人的综合实力才是你和其他人竞争的基石。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不断地增加你的厚度和高度才是王道。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是毕业,2003年我们临毕业又赶上了非典,正常的毕业却遇上了百年未遇的病毒,真是悲催。没办法,我们很多东西都打乱了,好多活动都不能正常开展,受到了影响和波及。比如毕业设计、招聘、面试一些列问题,好多机会都没有了,没办法的事。没有了选择就没有了机会,这也是命运的安排。好在我还找到了一份工作,机电的同学好很多,机会还是相对多一些,不管好的还是坏的总有些机会。我们其他系的好多同学都没能及时找到工作,考研的就不必担心了。好多同学因为没有电话都断了联系,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通讯手段,没办法的事。不过后来还是陆陆续续的能联系上一部分人,这是后话。

有句特别经典的话:大学4年兜兜转转、忙忙碌碌、匆匆忙忙不知自己,临了会上了结果毕业了。好多人的大学都是如此。其实主要是没有经验导致,父母没有经历过没法给你建议,其他的人也不便告诉你怎么过。这就是没有目标所致,高中、初中都有升学目标,而大学这个目标就淡化了很多,虽说有上研究生的的动力但是不强制的所以很多人就懈怠了,离开了,这个时候自制力和上进心就占了大头。没有规划的学习基本就到此结束了,因为再也没有机会了大多数人来讲。一旦离开了学校再学习就很难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上学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梦。所以很多东西都是机会的产物,机会不在了东西也就没有了。上学就是一个充电的过程,工作就是一个放电的过程。一个人的“电量”决定了他走的路,走多远,走多高都取决于个人的自我实践和知行合一。

一般毕业之后会有很大的变化,每个人选择的路不一样、平台不一样分化就会很严重,大多数的事物周期在5年,人也如此,工作事业也如此。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变化之一,某某同学怎么怎么样了?某某同学怎么怎么样了?谁谁怎么样了?变化极大远超你的想象。时间带来的改变那是巨大的,不可逆转的。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自己多感慨而已,面对变化每个人有应该积极面对和应对才是上策,唯有改变才是我们每个人行稳致远的不二法宝,笃定前行需要知行合一的精神。

啰里啰嗦讲完了人生的主要充电过程,那咱就说说我们的放电过程吧,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一波三折的、世事难料的过程,充满艰难和困苦的过程。一句经典的台词:不吃学习的苦,就尝生活的苦。接下来的生活酸、甜、苦、辣、咸就拉开了大幕迎接这位初出茅庐的青年。

2003年的7月份,天气非常热石家庄,我们学校的几个同学陆续来到了厂里,因为之前都彼此认识了。所以接触起来都很自然,来到厂里首先就是培训,文化、制度、产品等等,分别由不同的人来给我们培训,对厂里的一些情况开始慢慢的有了了解。人也就慢慢的由学生的身份转化为上班族了,刚开始基本都是小白一枚。尽管学习过基本的知识但是专业的东西还是需要细细的消化,任何的产品设计就很具体很细微了,这和学校课堂上泛泛的讲一下、总结一下完全就变了,课堂上写错一个符号、数字老师只会给你一个错、一个叉,而在工厂就会很严重、会报废一批产品造成经济损失。来到工厂看图纸就会发现图纸一张图纸会有很多分工不同的人签字,只有这样才会避免错误的发生。

刚来这边我们那里也不熟悉,只有慢慢的适应,中间还闹了一个笑话,也可以说是没有经验所致。我们的行李都是直接从学校寄过来的,结果没人通知我们领(邮寄的收件人不是我们自己),自己老是觉得没到,结果我们在宿舍睡了几天的光铺,亏的是天热。生活上就给我们上了一课,从今开始就要靠我们自己了。简单的事不办就永远会在哪里等着你。

宿舍是公司的宿舍,单身的都在公司的宿舍住。很方便距离公司很近,平常骑车和步行都可。国企的管理就是很人性化,面面俱到但是问题很多,细节管理不怎么到位,宿舍的硬件、软件都不是很好,不过对单身的、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有个免费的居住点、落脚点还是很好的。其间认识了很多人,因为单身宿舍住着和我们一样的人很多。慢慢的有些人来了、有些人走了,来的是新人走的是旧人。条件好了的人慢慢出去租房住、买房房住。

培训完毕,我们就按照每个下属单位的要的人员就分到了各个下属单位,这期间也有走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去自由,只要和公司协商好。我们10几个人分到了一个单位,分成4、5各小组开始了实习生活。我们去的单位有三个车间,生产的是铸铁汽配产品,最复杂的产品之一。一车间是铸造,二车间时机加工兼热处理部分成品、三车间是电镀、机加工出成品。

我们从第一车间开始跟着师傅开始正常的实习,铸造是第一关我们每天轮班上班,第一次接触了砂型铸造的大规模生产,以前课本学的金工实习学的比起来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真正的在铸造车车间实习了三个月才慢慢的了解了铸造工艺、铸造装备、铸造热处理等一些生产知识,没有实践是很难了解的。铸造面临高温、危险、脏等特点,每个班下来都是泥人,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洗澡。虽然大学学过,那也是学习的最基本的理论内容和实际差的十万八千里。

从头到尾和师傅们和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一起学习。书上的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需躬行。通过实践学习了很多书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理论重要,实践更重要。

三个月的实习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个车间一个月,我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历练虽然很多东西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但是还是和上学有很大的区别。姑且算是从一个大学生转变成一个车间的工艺人员或者行政的管理人员,开始逐渐的接触实际的生产活动当中去。

由于我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被分配到了机加二车间,开始了我的工厂生活,慢慢的开始接触、学习机加工艺这一块,车、铣、刨、磨、钻的具体工艺编制和实际参数确定等实际工艺研究,说是研究其实还是主要参考前辈们的工艺制定规律、模具设计等技术管理工作,逐渐的明白了其中的加工门道和缘由。

每个礼拜六都是我们车间管理人员劳动的日子,所有的车间管理人员都和师傅们一起劳动,这个好传统在国有企业都有传承。只有通过自己切身的劳动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时间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自己切身的体会你就不会真正的理解,只有切身感觉到了你才会认真改进,不断进步。从实践中得来的东西很真实和使用,改进都是从认知中得来的。我们几个新来的同事就参与了很多工装和挂具的改进,不过国有企业的管理还是相对保守和效率低一些,买任何东西都需要步步审批,那个时候企业没有ERP系统还是靠人走流程,往往买一个东西需要一个礼拜甚至更长时间。没办法,一个新人不可能改变这个东西。尽管领导让我们提建议和意见也是停留在口头上。一个中层领导也很难改变。

一个有意思的事国有企业人员人之间关系很特别。同级之间很和睦、随和至少表面上,上下级就很有层次感,级别差距越大层次感越强。领导当得越大亲和力越强,层级越低的干部事越多,毛病越大,不知为何。这大概就是阎王好斗,小鬼难缠的原因吧,算了不多说了,不好的话还是少说、不说为宜,免得落人口实。

1998年之后企业的效益每况愈下,销售压力很大。我们2003年进厂更是如此,企业需要加大力度走访客户和配合销售做好售后服务。我在车间待了两年多基本上也清楚了产品生产流程和加工技术问题。慢慢的就开始接触对外的工作,开始了走访主机厂的事,虽然跑动跑西效果有并不是很大。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产品并不是太受主机客户的欢迎和待见,国内同行业的可替代产品太多了,尤其是单一产品工厂是专业化生产,效率高、良品率也高、成本控制的也更出色。相对于大而全的国有企业来说竞争很难,不在一个层次上。记得在天津一个主机厂的外方检验的一个检验员说的话:“嘛产品,你们生产的?看看这些尺寸控制的?”听了这话我心里很不舒服,但是也只能赔笑。因为我知道我们的设备多年没有更新换代了,有的比我岁数大都大,精度能好到哪里?人家的工厂都是新机器、新装备?至少关键设备是新的。我们送的还是样品,挑出来的?你说说,一个字“难”。走访的客户越多你的这种感觉越强烈、越直观、越清晰。为此我还专门和领导书面写过、汇报过,无济于事,厂里原材料的钱也没找落呢?谈技改就是一个梦,一个美好的梦,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走过很多主机厂,北方的、南方的哪里都有,我们的产品大同小异,基本上该丢的都丢了,不该丢的也丢了。历史原因也好,产品原因也罢反正结果都一样。我们的产品基本丧失了主机这一阵地,其实也就丢了根,研发跟不上、配套跟不上基本上就宣告你的死刑了。很多厂子就是这么死的,没办法,原来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惨,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让人不得不感叹!工作的无常!有的主机厂的老人都记得我们公司的人,有时候聊起来都会说:“那个谁谁谁还在你们厂吗?”“那个小刘、小马、刘处长还在吗?很长时间不见了”等等之类话,我们也会相应的回答。一个公司的形象和一名销售或者售后人员紧密的程度如此之高,只要你为公司做了工作无论好的还是坏的人家都会记住你,公司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形象全在这些人,个人的形象代表了公司,在人家的眼里你的一举一动都是代表着公司的想法和做法。

这个时候,虽然自己不是专业的销售人员和售后人员,但是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其中的事情,这和在车间管理又是千差万别,与人打交道在学校没人教过,尤其是与生人打交道,并且要短时间和人家共鸣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不懂,没关系,自己琢磨。搞对象,花为媒;搞销售,产品或者服务为媒;搞售后,客户的痛点、难点、抱怨为媒。明白了这些,你就做工作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个人的工作重点和难点都不一样,这是由他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这也是和他担任的角色决定的,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唱好全看你的态度和能力。

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性质一样的一件事你会发现处理方法有时会大相径庭。我的切身经历,在北方某个厂你的产品不合格,她会叨叨你半天遇上北方的女检验员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人,很好玩。你只要一招,任凭她说完,倾听是你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正确方法,多一句嘴都是你找来麻烦的导火索,千万记住了。北方的某些地方人的性格所致。在南方遇到同样的问题,把不合格的样品迅速拿走、处理掉才是你唯一做的合理的方法,抓紧找采购和库房不事情处理掉。人家讲的是效率和方法,这样做人家会高看你一样,下次再去人家就会对你不一样。

在北方只要你做事,不管对错只要做着、忙着领导就高兴,这是眼里有活儿,其实都是戏;在南方可就不一样了,做事拖拖拉拉、不按程序领导马上会处理你,只要你在职权范围内做事人家的领导很少干涉。

讲一个段子,在北方遇到一个最小的领导哪怕是个组长,一起吃饭他不到你先吃了,看看人家会不会给你脸子,你只叫不尊重人。在南方,不是正式场合、不是庄严时刻吃饭你随意,谁吃谁点,谁来晚了人家还不好意思,无论是领导还不是领导都很随意,吃完饭还有事干。绝不劝酒!在北方不劝酒不是事儿,不喝好不真诚。吃完饭,谁还干正经事,有正经事也是互相捧,不会干具体的事那是明天的事。

不过这种情况也在慢慢的改,但是很难改掉,习惯这个东西、传统这个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掉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

瞎聊啊,纯属个人看法,千万别当真,就是一个乐子,南北差异。

谁好谁坏,孰轻孰重很难分辨。

千言万语终究是一句话、一段话,怎么说人还是要干工作。

话说这就到了2005年10月份,在分厂和车间干了两年半,由于不断和市场部的师傅常常在一起,熟了。有一次他们哪里一个很重的主机客户需要派驻业务人员,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我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去主机部其实也是巧合,那个主机客户我去过,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我们分厂唯一配套的主机客户。由于前期的走访和售后服务,人家对我印象还算不错,师傅们还算满意,市场部的领导也算满意对我,其实咱那里认识领导,只不过认识领导的熟人没说我坏话和不好的话并且说了中听的话,领导经过考虑才调的我。完全机缘巧合。

去之前,我们领导找我谈话,“某某,你太年轻了,没有什么销售经验,那可是咱们公司最大、最重要的客户啊?弄不好要出乱子呀?”,其实我们领导之前在销售部待过,知道怎么回事,领导语重心长的这么说了,当时我也是六神无主。谈完了话,我就回了。晚上下了班,正好我的市场部的师傅在家,我就和他聊了聊,问问人家怎么办?说来话巧,他还是我的校友。晚上我们去小饭馆吃了一顿饭,还是人家请的我,他说了一句:“来吧,反正在这儿辛苦是辛苦,但是收入高?你要买房、结婚哪里都要用钱。”听了这话我知道了该怎么办了。世上好多事,你挤破脑袋想,想不明白,别人的一句话就是答案。稀里糊涂这事就算是定了。

后来调令来了就了办手续去报道了。到了新的部门领导上午给我谈了话,下午就安排借钱、准备晚上就出发了,我还没来得及想呢?其实就是想也是白想,那边缺人呢?没人顶上来急着呢?后来我才知道。

得,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下决心了,那就是这了。我来了和师傅交接了一下,人家在另外一个主机厂还有业务,弄完之后就赶紧离开了。从那天开始我就开始了我的驻厂业务生涯。

后来慢慢的才知道,我上位是得了两个领导之间的斗争的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其实后面才知道我并不是那个渔翁而是那个“靶子”被人开了很多枪。

我去的时候厂里的问题很多,之前的业务干的很好,主机厂的业务量也很大,后来因为装机量上不去,配套量也就下来了随之业务量也就下来了,公司又非常重视这个主机厂的业务,这个临时的业务又很难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临走的给我说:“兄弟,哥难呀,你好好干。”说实话,没干过,就是凭自己的一腔人血我觉得能干好。另外一个声音在我耳畔回响“干好了可以多挣钱,安家置业。”

接了业务,关系错综复杂,这边厂里事真多、人真多!月月都是参观月、月月都是重点月。时至今日我才知道我成了焦点、难点、重点。这个地方的配套量占到了整个主机的80%以上,各级领导都很重视、质量问题是层出不穷,人像走马灯似的、来往不断。千头万绪从头理,我不能被这些表象给迷惑了、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话不用两个月我就得走人。没业绩,就是别人的口实。

所以我静下心来就好好的想,开始也没思路,因为没干过,哪来的思路?说有那是吹牛。直接领导好说,是人家让来的,再上一层领导人家不同意,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心里、行动上处处都有影子,一个领导如果这样做真是为他害臊。有时候不一定是他的意思,可是和他走得近的人为了讨好他也会处处为你使绊,这就是人。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厚德载物是走不远的、走不快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月回来开了会,其实我还是我,一知半解。有时候,不是你自己在走路,而是别人在推着你走,尤其是设计它的利益的时候。厂里没活儿,生产压力很大各级领导开始催着销售下订单?没有订单?怎么下订单?看看就是要你下订单,怪不?每个业务人员都要做订单出来,没有订单厂里就没法排产。

上段说的我自己想了思路,其实我在主机厂和师傅们关系有了建立的基础一个月下来,不得不说人啊还得走正道、善良、多与人为善。原来的一个处长给了我一个想法,装机量不行你可以走走配件啊,立竿见影。我就去做了这个工作,但是不敢真做。怕厂里干出来那边要不了,那就捅娄子了,厂里的唾沫淹死你。我又和主机厂管配件的师傅和仓库的师傅沟通了一下,说问题不大,别人没货,只要你合格就没问题。所以我就大胆的报了70万的配件订单,装机配套金额不过80万,在上个月更低,大家一下子问题解决了,领导们出了疑问之外更多的是高兴。

风险是有的,结果第二个月还是真是给干出了来,由于工作到位真是给发出来了,并且我这边也给发出去了,开票了。结果真是皆大欢喜,领导瞧我的眼神都变了,总算没有失望。局面算是稳住了,自己的位置算是把住了,估计领导的心里的那块石头算是暂时落地了。

后来才知道,我来这里之前有好几个备选人员先谈的,还像厂里的领导说的:“不好干”,结果人家都没来。我才有了这个机会。所以这个世上本没有好事坏事,好事办好了才叫好事,办不好就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工作慢慢的进入了正规,各项业务也慢慢的有了起色。业务量也开始走向了上升通道,配套金额也开始上来了,矛盾也来了,忙的时候供不上货,即使供上了毛病也是一大堆,人来的更勤了、更多了、事情也就越多了。闲的时候,他老崔你下单、下单,发货、发货。矛盾无处不在,好事人人想,人人想好事啊,想想都觉得这事不对,而局中人又觉得就得这么干。无非是自己想多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表扬罢了。

转眼到了年底开年会的日子,主机厂和厂里都非常重视,主机厂的订单都是一年一签,每年签一个大的供货协议、质量保证协议,根据每个月的产量给配套厂家下订单,这个时候是婆婆和媳妇见面的重要日子,一般厂里的一把手都会来开会,尤其是我分管的这个业务厂家在公司的供货分量。

这一年董事长亲自来了,说实话像我这样的业务员很难见到董事长这样的高官在厂里,领导太忙了,说实话我也太忙了,基本平常很难有见面的机会,就是见了面又能怎样呢?地位差距很大的两个人见了面谈话的内容也不会太多,共同语言太少了。领导要来,必要的接待是非常重要的,领导来了要见谁?去哪里?谈些什么?等等一些列的事情,虽然不能说什么,但一定要做些什么。预约、见面、引导、指路等等一些列细小的事情都要我来做,第一次做难免紧张和出错,好在领导带着司机、这边有其他维修市场的主管领导在省了我很多事情,我两个配合得不错,弄得比较圆满,该办的事、该拜访的人都处理的圆圆满满。

正事办好了,空暇时间很灵活,比如吃饭、应酬之余都有很多空闲时间,上面说过在厂里很多不便的事都可以和领导唠唠。什么工作情况、家里的家长里短、厂里的产品情况等等都说、都讲。其实往往公司的大领导都是做大事的人,心胸都很宽广,做人做事都很光明磊落、处事都能公道和讲理。以前和大领导接触的少,自然就了解到少,但是这次不知什么原因领导对这边的事很感兴趣,我就把这边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向领导说了说、摆了摆。其实有些话、有些事你不说、他不说大家都当好人问题自然不会解决,只有说了、做了才有结果。领导很重视回去不久就有了结果,虽然没有彻底解决但是至少解决了很大一部分,没解决的都是难得、或者条件所限、或者办的人不愿意办、没能力办等等原因吧。

通过这件事,我的看法大大的变了,有问题不怕,怕的是没人说、没人做。做人、做事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人家那么大的领导都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这些问题?我们作为基层的人员又怎能推三阻四的不好好干工作呢?所以后来我一直拿这件事来时时激励自己,做事就是要认真、做人就是要较真儿。尤其是你认为对的而别人认为错的或者是麻烦的事、不愿做的事儿你更要坚持。正是这种做事、做人的成就了我同时也害了我,不懂变通和没有变通的智慧使我栽了不少跟头和吃了一些苦。冷暖自知吧。

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使我的业务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升华,给我带来了荣誉和奖金,这些好的东西改善了我的生活(贷款买了房子),虽然不是大富大贵最起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了自己的一个小窝和落脚点。那年的五一还拿了五四青年突击手、还有奖金真是很好,虽然没能参加表彰大会但是还是觉得很荣幸和光荣。有的时候荣誉和精神奖励比物质更重要他会让你觉得你是对的、你是努力的。

两年之后,就是因为业绩好、提成高、收入好就有很多人开始跃跃欲试,觊觎很久,都想来这里淘点金,这个桃子。很多人开始琢磨这个事,这就为后面的发生的种种奇事怪事发生埋下了伏笔。明人哪能躲得过暗箭呢?何况是多处暗箭。

很多人都看到了每个人光鲜处有谁能看到暗处,看到你背后的跑东跑西、跑上跑下的努力呢?从出差开始我在公司待的时间是最短的别人是几天?我呢从来没超过5天还包括处理账务时间,亏的是单身,回来的最晚走的最早,结婚凑份子、吃饭从来没我,在车间拆包装、查产品整宿的时间光怕出了问题,在仓库卸车都是13.5米的大车有水能看得见呢?喝酒都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不喝酒睡不下、不解乏因为第二天还得起来干活、一堆事等着你呢?除了体力、脑力、口舌一点也不闲着,产品多、问题多没办法的事,我们一位公司非常重要的老领导说了一句公道话:“看看,人家这业务做的人员熟的比在厂里都熟”。至今我都犹如在耳畔,这是什么?这对你的工作极大的肯定,虽然是一句话确实比万金都值钱。认可你的劳动和努力比什么都让你感到温暖和激动。扭头我的眼泪就在眼里打转转,赶紧的擦了一下,生怕别人看见。你的努力没有白费,至少有一个人知道,而且这个人还很重要。值了,我心里这样想。

该来的终究会来,开始就有人说要来,不知什么原因没来成。也不知道谁造的谣说我什么什么不愿让来?真是笑话一个,我一个业务员无权无势怎么能拦得住呢?造谣的人真的可恶至极?一般公司不干事的人、干不好事的人一定是哪个最会挑事的人,那个公司都是如此,嚼舌根的人最无德。你一不是法官、二不是警察又能那人家怎么样呢?只是自己给自己找别扭罢了。

我这个人有两个缺点,而且很致命的。受了不少其害,一个是说话直,一个办事直。不会说拐弯话、不会办拐弯事。缺少智慧,知识有,但是学识没有多少,见识少这时常常吃亏的根本所在。没办法,好多东西都是学不来的,没有经验和精力去做,年轻的时候还不屑去做,这个错误是致命的。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回回干活有你,回回提拔没你。

时间到了2007年3月份,我结了婚,生活走上了正途。爱人是一个厂里的,比我小5岁,很体贴人,也很支持我的工作,这是我觉得很好的一件事。结婚也没有给她晚婚假期,领导觉得过意不去让我带着她去了一趟主机厂的所在城市玩了一圈,就算过婚假了。其实那个地方无论住宿、还是时间安排都很紧,根本脱不开身啊,只好凑凑合合的、断断续续的玩了玩。回来也就啥也没有了,各上各的班,我还是出差。2008年儿子出生我都没有在家,出生的当天往回赶,当时也没有车只好先坐汽车到济南然后再倒车回市里的车没了只好做太原的车,下了车愣是走回来,走了好远才打上的车。到了医院已经进了产房,后来孩子顺利出生。告一段落了事情总算。以后孩子的事情不必仔细细说,都是一些点点滴滴的琐碎之事。

好多人和事情都是经过慢慢的沉淀和经历的人和事促使你醒悟过来。我总结四个字:静、忍、让、淡。静,少说话多倾听;忍,面对不公平不要随意发泄;让,大事不能退让,小事多听别人意见;淡,看淡一切,什么事都难不倒你。改进了自己的缺点,吸收了别人的智慧和优点,你就会从此摆脱了过去的自己,原来不能做、做不好的事情慢慢地就会顺风顺水的把它做下来、做到位、做完美。

跨到了2008年,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很顽强的民族,风吹不倒,雨林不倒,上下五千年。今年对我们国家来讲既有悲又有喜,悲的是20008年5月12日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伤亡惨重,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家庭、失去了亲人,面对如此的困难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众志成城。下半年8月份我们如期举行一届史上最精彩的奥运会,只有中国人自己心里明白这一年我们祖国有多难、有多苦、有多累,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艰辛,奥运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佩。

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永远值得我们一个人为之自豪和骄傲。

与祖国的伟大成绩相比个人的成就不值一提,就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的努力绘就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唯有努力奋斗,才对得起这个伟大的时代。

2009年是我和我的这个家庭转折的一年,最糟糕的一年,此后的5年都是一波三折,灾祸不断地年景,相继3个亲人离开了我们,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对我们整个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悲哀和无奈,任凭你有多的力量也无法挽回和拯救。命,使然!

2009年3月份的一天,我还在出差,吃过午饭接到了我弟弟的电话,我们唠了一顿话,他很少给我打电话。冥冥之中就是这么准。说了一些他的事情,我还给了他一些建议和意见,劝他年轻遇事不要太着急,好多事需要从长计议。说实在的他很少给我说这些,我也从来不问这些,不知道哪天为啥会说这些?这可能就是第六感吧。挂了电话我也没有多想,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结果下午就接到了车祸的事情,我的脑袋一下就蒙了,真的是就在眼前的事却成了阴阳两隔,再无!当天连夜朋友给我安排了车回到了老家,家里已经是一锅粥。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这个打击是巨大的、致命的。大概半年时间吧才慢慢的走出来,我娘因此住院,我爹也备受打击和折磨。没办法命运无常、世事无常。

世上从此再无吾弟,一个活生生的小伙,还没有真正的成年,未满18岁,人生没有开始就结束了。恐怕世上没有比这更令人悲伤的事情了。

年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从外驻、外派回到了厂里上班,总体三个原因:1.那边有人接替了工作,我在那边已经是边缘化了可有可无;2.家里小孩需要照看;3.内勤的一个师傅要调走去生产部门当领导。不管怎么说对我来说就是解脱了,结束了长期出差之旅,能够为家庭分担一些。

2010年回来了事也没有少多少,反而是更复杂了,因为我们人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还是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慢慢的就适应了,好歹能回个家每天,月底的时候加班是常态,没办法凑产值。国有企业的独特之处,各个处室、科室、市场部、分厂、仓库都是忙得团团转。

恰逢那年公司上ERP系统,原来我在主机厂就接触过,正好派生用场,真的是,想学习哪里都是知识,我们和厂家的人一起整理流程、环节、定制度等等一些基础和提高方面的工作,我从中学习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为后来的工作涨了不少知识,这一单还得感谢公司。还有一件事就是公司抽出了一部分人学习了工商管理课程的学习,我也有幸参加了也学了不少知识,虽然是纸面上的,如果能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那也是很受用的。对个人成长来讲都是加分项,离开学校之后哪有系统学习的机会、充电的机会呢?这就是,太好了。

2010年我的父亲也诊断出来癌症,而且是喷门癌,癌症中的死亡率最高的。尽管来了省城的医院手术治疗最终也是无济于事,术后一年半之后就走了,和医生预测的时间差不多,不管怎么说我的父亲并没有受多大的病痛折磨。虽然走了并不突然,多少心里还好受一点。送父亲的时候还是常常想起我那可伶的小弟。生命就是这样的不受打击和摧残啊!有时候我也常常的问自己,究竟是怎么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事情而且是这样的令人悲痛欲绝的事情接二连三的放生在我的身上?我的家庭身上?祸不单行啊!这样的打击我的母亲再次住院,一个农村妇女哪能受了这样的打击呢?可是,事实就是这么的残酷。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呀?

面对着这样的局面唯有默默地承受,一个字“熬,煎熬的熬字”,可是我那时才不过三十来岁啊,好多事我都提前几十年经历了,你说,你说,谁又能说的清楚呢?谁又能说的明白呢?

2011年厂里实行改制工作,第一批700人需要离岗,第二批需要300多人离岗,我无心再在厂里待着了,更换了领导事事也不太顺心,他的原因也好、我的原因也罢,顺道走人吧还是。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远离烂人、烂事才是你重生的开始,唯有放弃你不值得坚守的东西你才会心安。

2012年在家歇了大半年,啥也没干,啥也不想干,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离开了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单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干点啥?会干点啥?整个人都是蒙的、傻的、晕的。总待着也不是个事,就开始找工作,可能是没有经验吧,不,一定是没有经验,找了一份卖汽车用品的小公司,怎么说呢?从何说起呢?最终一句话第一次自己找工作不怎么样?收入不高、待遇也不怎么好。没干多长时间就散了。大概就是干了半年时间。

2013年我又找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对我很有意义。是一家做金属表面处理设备的厂家,说来话长,还和原来的单位做过设备,你说巧不巧。相对来说产品还是比较熟悉的。其中一位老板是一位老爷子 ,人非常好,待人接物给我的影响那是很深的。给他学习了很多东西,他的很多品质影响了我:工作积极、认真,态度严谨,做事周全。至今我们还是联系紧密,他的孩子们我们也是常联系,没事的时候在一起。哥给的成长建议和专有的技术指导也是非常的专业、到位。这和人家的家教是分不开的。

家风传万代,好的家风会把人的生活、工作、事业带到一定的高峰,会影响到你的人生高度。与比你的知识、认知、智慧高的人为伍他会带你进步、成长、蜕变,尽管有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可是他就是那么真实的存在而且不断地影响着你。我一定要把它带给我的下一代,这我们很多人欠缺的东西而且是看不到摸不着得东西。而恰恰是是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影响这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虽然干的时间不是太长,大概就是1年左右吧。市场没有打开,各个股东之间的分歧比较大, 大家对公司的发展看法不一定,成长路径不一。最终导致了销售团队的解散,后续只留下了研发和试制生产环节维持下去。虽然不想这样但还是不得不如此。世上的事那能多如意呢?不见到光明很难有人会出资、增资,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插一件事啊,哪一年我的奶奶去世了,高寿96岁,一生豁达,在村子里是长寿的那一拨的,又一位至亲离开了我和我的家庭。虽说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也是我不愿面对的事。人间的悲欢离合终究都会来,大家都想推迟发生,可是谁又能阻挡住时间和时代的车轮呢?人这一辈子啊有多少无奈!

这是我想起了那句话:人生哪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或许失败才是我们的常态,成功才是昙花一现。

2014年5月份我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也是做设备的企业。一家做装备制造企业,老板3个人,两男一女,其中两位是夫妻,一位负责经营,一位负责销售和财务,另外一位是大学老师主管技术。我去的时候刚好是企业经过死到生的阶段,从裁员到上马项目的时刻。公司管理乱的很。典型的夫妻式管理,女主外男主内。

我去的时候面试的是销售岗位,女老板面试的,了解了一些我的情况就同意了。开始正式上班却又让我协助男老板负责项目协调工作,因为我之前管理过内勤。

好吧,即来子则安之。

结果就去了,工资是押一个月发,结果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就按照销售的工资发,底薪低啊。干的不是销售的工作却按照销售的低底薪发,这个女老板真的会算账。到了再发工资还是如此,找了两次,一次说是实习期,一次搞错了,找完之后是各种的找茬啊,等到再发工资我不找了啥事也没有了,你说怪不?后来才听同事们说,别和老板提工资的事,提了、闹了、听了就是麻烦的开始,呵呵,我也就乐了,真是的,天下之大啥事都有啊,啥人都有。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想干,那就顺着人来吧。何必去自寻烦恼呢。

其实当一个人能静下心来做事的时候就是你长知识和能耐的时候,跟着这位男老板真是有很大的收获。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高,真是有失有得。

我们这位老板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人很帅。听人说原来就是大厂的一个电工,否则老板娘也不会看上他呀,老板娘是大学生。据说原来是同事他们,老板娘家里是附近城中村的,老爷子原来就是做买卖的,家底不错而且又赶上了拆迁。老板是市里的,其实家庭一般了就。老板靠着老爷子的帮扶最终有一个3、5个人的小厂子做了起来。另外听人说做起来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三老板石是老师拿了铁路上的一个国产化设备的订单才是火起来的。

刚开始女老板没在这边,而是在北京做销售,陪儿子在北京读书。他的儿子很优秀真的,在这边上了高中一部分转学北京考上了北大物理学,真不错。后来留学美国至今还在美国,并且在美国定居了。不得不说,人家两口子真的把孩子培养的很好,尽管使用了一些教育的漏洞而且是合理的漏洞,至今大家伙还是用的高考移民。去年不是衡水中学的校长的儿子不就是如此吗?

话说起来很长,但是事实却是如此。两个大老爷们在这边创业,慢慢的利用资源做起来了,据说账上有了结余,不是一般的大4500万现金,一个如此小的小厂有这么大的现金流足见利润大的吓人,孩子高考完了老板娘一看这个马上杀了回来。自此公司就开始了夫妻店和三人行的模式,乱也由此开始了。人员像走马灯似的开始换起来。

老板娘真的很强势,很有折腾的魄力。没有人不佩服他。

扯远了,还是说说我的情况吧。

2015年也就是我工作了半年多,协调老板了一段时间,我们两个人逐渐的把外围施工这块理顺了,做了2、3个项目下来一切都顺利了。期间我还帮助销售做了质量认证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这个对我来说都是轻车熟路的事,以前在原来的单位弄过,所以学习永远都是最牢的靠山和资本,在单位上班无论什么时候学习永远会让你气定神闲、处事淡定自若。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点,不能胜任3个岗位以上的人就会处处被动尤其是在私企和个体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各个岗位都是交叉的、混合的,老板为了节省资源通常都会一个人顶3个岗位。

有句笑话不是这么说的吗?在私企和个体上班“男人当牲口使,女人当男人使,加班是常态、不加才是病态”,话糙理不糙,反映了一个普遍共识和现象。小企业为了人力节省成本通常都是一人多岗。

2016年年初专门成立了工程部,把外面施工的人放到了一个部门,外包的队伍也放了进来,我就调了过来,一起和主管管理这个部门,基本都是我在处理这些日常工作,他一年出差200天以上,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两个都是打电话沟通,由于之前和主管的老板熟基本上具体的事情都是我来办,办起来也顺手。

工程部的日常管理、合同管理、定额管理、人员安排、进度控制、客户沟通等等事情都是我和他们来沟通并形成文字来执行,我们合作的很好,大家都很合拍。做这项工作对我来说很具有挑战性,之前我没有做过,经过这么多时间的磨练收获颇丰,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掌控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这得感谢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得益于自我的勤奋和谦逊,大家都乐意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工资不高、待遇一般但是收获了自己以前没有的知识和技能我的内心还是很快乐。有的时候人的成长和收获远比金钱来的实在,钱可以一时快乐但是知识和技能能让你快乐许久许久,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远比一笔钱值得。

参加工作之后没人会逼着你学习,完全是出于自愿和本心,我个人认为“技多不压身”,多学习、多沟通、多交流是你快速成长的途径,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经验、长处和优点就成了你的借鉴重点,你学习了每个人的这些东西就会让你快速成长。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靠每个人的不断总结和实践得来的。借鉴了这些东西结合你自己的自身特点加以灵活运用你就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2017年中旬左右质量部的负责人离职,工程部这边已经运行一段时间了原来的乱、差基本上已经消除了,走上了正轨。没办法。个人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没办法的事。领导既然定了,那就去呗,反正也熟这些东西。交接了这些事我就到了质量部这边来开始了新的工作。

说起这边那叫一个乱,人员也少,根本就没有正规的培训过,质量员、内审员都没有,只是会量尺寸。“可笑不”这就是小企业的现状,会看尺子、图纸就行了,这样的状况在正规企业根本不要工人自己就干了,根本起不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品控就是一句空话。在质量部摸底做了半个月时间,基本情况清楚了、症状知道了就开始对症下药了,各种原因吧不能是药到病除最少也得有大的改观吧。抱着这样的心态和工作态度就开始了我的改变之旅。

难,需要坚持的勇气和耐心。质量工作的第一难点在做思想工作,而不是去量尺寸,让大家知道为啥要量尺?为啥要控制?道理明白了大家才会积极的去做,只有从心里认可这件事了那么做这件事才有意义和动力。毕竟质检就是一个良心活,就是一个好多人看来得罪人的活。如果思想上没想通你的质量工作没法开展至少不能纯粹的开展好,很难做出效果和成绩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难办,用心办即可办好,虽不是一步到位,持续努力终究会有效果和成绩。毕竟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客户满意度。

我把公司的质量工作大致分了三块来做:

1. 进厂检验包括原材料、辅料、外协件。

2. 过程检验包括自制件、装配件、整机检验。

3. 出厂检验包括外观、包装、标识、合格证、检验资料等。

第二步招募人员,由于人员工资低很少人愿意来即使来了也是勉为其难,这就是质检人员在领导尤其是私企领导眼里的地位,他们认为质检人员就是纯消耗的。不改变他们的想法和顾虑你就很难做工作,这个一时半会儿也不能改变的,工作只能慢慢来。

转眼就遇到了一件事,质量认证。证书到期了,重新换证,我又联系了一家单位给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材料,把短板补齐。各个单位的事情都连到一起,这个过程又让我学习了很多很多东西,原来都是只言片语、碎片化的东西,这样把这个工作一做和老师们一起深入的交流和沟通。质量管理真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利器啊。

大多数都会喊口号:“以质量求生存”“质量第一”“质量就是生命”等等的口号,其实这都是表象的,只有做到了言为心声、真真切切的做好质量的流程管理才是真正的以质量求生存、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

产品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干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检出来的。

好的企业肯定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也有很多企业不是这么认为的尤其是工人,因为他们有定额、有工时所以更抵触。因为这和他们的收入挂钩。改变的唯一出路就是人心、态度,包括所有人的人心和态度。只有事实求得划定质量考核目标和生产指标才能让每个人从自己的岗位上实际出发既保证了收入又保证了现阶段的质量水平减少了浪费和客户抱怨。

质量管理是一个一把手工程,老板才是最终的受益者、客户才是最终的受益者。只有优秀的质量管理、品控体系你才能给客户提供最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赢得企业的未来和市场。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把切实的各方利益结合起来、现有的生产水平结合起来、客户的实际使用环境结合起来把产品的控制点和难点列出来,控制好。抓大放小、提纲挈领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减少了各个部门的相互矛盾和扯皮又保证了效率和公平,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死板教条就是对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我的心得和体会。

质量控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个团队、一个团体、一个企业的行为,只有把水放到大海里水才能真正的称之为水。因为一滴水永远无法达到一片海的力量。

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还是少说吧。

2018年五月份有同事出来准备单干,还有外面的的两个人,他们出去考察了一番,看了看外面的市场不错,所以他们就想自己支一摊,他们商量好之后就去单位拉了2个人,总共6个人就开始弄公司。一个多月的时间都办齐了就开始跑市场、走访客户,干起来才知道哪那么容易,弄了一个多月主张干的的2个人打起了退堂鼓,撤了。剩下我们4个人坚持,后面陆续接到一些项目但都是一些边缘项目,就这么凑凑合合的干着,说好不好说坏不坏,慢慢的我和他们在经营理念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他们的想法是有活就接,我的想法是没利润的活不能接,接了就是赔钱,宁愿歇着不碰这类活。

懂一些道理但是没有说服人家的办法,或者人家根本就不认可你认可的道理,说多少都是废话,写多少都是废纸。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因为他压根就没想让你叫醒他,他睡着是因为你叫他。世上的事和人就是这么的滑稽和无奈,你又能如何呢?无奈,只能离开。

话说到了2020年7月我就提出了离开公司,也就真的离开了,这是一段不能左右命运的工作经历,不是说谁好谁坏就是觉得不能代表自己的本心而已。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一些人一些事刚开始都是看不透看不明白,还是自己的经验缺乏。第一次创业就这样结束了。

回来歇了半年,啥也没干思索了一阵子,总不能这样下去吧,回头想想还得干点什么?总的谋生啊。

40多岁男人真是一个让人喜让人忧的男人生活,一边是水一边是火。

到了2021年年初注册了公司,决定自己干,以前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已经过去了,从头再来吧,一个人创业刚开始很难,一没资源二没背景谁买你的单呢?不过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只要你坚持迟早会走出一条路。

刚开始是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我就开始琢磨这做生意的本质是什么?不懂怎么办?没人教怎么办?

偶尔的我翻手机看到了一段话:你的失败都是源于你的无知,因为你的无知导致了你的失败,你永远挣不到你的认知范围之外的钱,如果你执意要挣整那些钱要么补充你的知识库提高你的认知水平要么永远失败下去,很显然第二种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不懂怎么办?一个字“学”给自己充电。

通过不断的持续学习自己还是收获颇丰,无论什么时候学习是我们持续进步的最好工具,这段时间我心无旁骛、发自内心的学习,这一生都是第一次带着问题来学习,买了很多书、各类书籍都有看完一本书这个知识点有了涉及到另外知识了就再买另外一本书,有时候卖一套书系统的学习一下作者的思想和做事、做人的方法和思路。印象深刻的我看张磊的《价值》曹德旺《心若菩提》收益颇丰,明白了自己的方向和坚持的理念。有了骨架你再找肉把内含丰富起来,把机体充实起来,只有这样你才能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做起事来心里有底。

慢慢的先把自己的心修起来,静下来,做事稳下来一步一步来,慢慢的章法就有了,感觉就有了。其实能让你不急不躁的原因就是你可以控制局面的能力,一句名言说得好:“急,是无能的表现”什么时候你不急了你就顺了,你顺了,你就不乱了。兵法上讲自乱阵脚,古人打仗讲究排兵布阵,一旦自己的士兵自乱阵脚必然会兵败如山倒。其实做人做事也是如此,自己不乱别人又怎么会乱了你呢?别人、外界都只是干扰因素,最终影响你的还是你自己。

期间也遇到了一些事、一些人,大千世界啥人都有,啥事都有。不过通过学习你就不再被带偏,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你就坦然很多、从容很多、理性很多故而吃亏上当的事就少了很多。虽然五花八门的事不少,但是真正的影响你的还是你自己。

关于印旁超是什么联赛的信息

做生意的本质是利益交换,他需要的你正好有而且最适合他、性价比最高,排除其他因素你的成交可能性最大。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共赢这些都大道理都是骨架不是肉没法落地。最终落地的就是产品安全可靠、客户安心,你只有让你的客户安全、安心人家才会真金白银掏给你。这恐怕是世界上最难得事之一了,小钱很容易大钱谁花起来都很慎重。

其实读书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他可以让你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知其然而有知其所以然。

读书有三个好处:第一顺境时读书可以让你明智,分辨是非曲直、去伪存真避免上当受骗、避免无谓的损失,人在这个时候最容易掉以轻心吃亏上当,因为骗子们专盯这个时候对你下手;第二逆境时读书更是你的神助手,因为逆境很多人、很多事都会发生很大甚至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你最无助的时候、是你的至暗时刻。一句名言:“时来天地皆用力,去势英雄不自由”。这个时候你若能静下心来读书才是你重新翻盘的唯一出路,只有你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你才会解决问题,扭转乾坤;第三平镜时读书可以使你的境界提高,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想明白了、想不通的思想通了,平镜多惜福,人的大多时候都是平镜。这个时候你唯有珍惜拥有的才能保持长久的和和美美。这个时候千万别作,男的女的都怕作,一句玩笑话:“不作,就不会死”。

你要做成一单生意需要天时、地里、人和缺一不可,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就看你能不能在等待中坚持住。这是最考验人的时刻。守正才能出奇,守正才能创新,守正才能赢得人心,守正才能守得住初心,做生意守正是第一条,无论生意好与坏我们都要坚持这一条。

从2020年开始连续3年的疫情改变了我们很多人,虽然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国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发展代价、民生代价,对整个社会和国家都造成巨大的冲击。个人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工作习惯、生活状态和方式都改变了不少。疫情是一面照妖镜经照出了人间百态,好的、坏的都淋漓尽致,好多人为了大义前赴后继、还有些人发国难财、囤货居奇、哄抬物价。

我们家也受到了波及,抗疫3年我们倒在了抗疫政策“20条”“新10条”之后,大概在2022年12月份我们全家中招了,3个人先后得了新冠,又开始的恐慌到后来的坦然接受,身边的人纷纷中招,整个城市、农村病毒没有放过一寸土地。整个社会都陷了进来,北京感染率没用多长就达到了70%之上你们说厉害不?各地的退烧药、连花清瘟都买断了货,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囤货、买不到货。

说说我们的各自症状吧,孩子最先得,人家难受了1天,折腾了一个晚上,哪个是真难受看着孩子,起夜不知多少回了我们,不过第二天他就可以下地了,玩手机了人家,到了第三天人家基本没事了,到如今人家该上课上课该吃饭吃饭好利索了。倒是我和我爱人虽然晚得了2天却是难受难忍,我难受了2天开始下地干活,总得起来整吃的吧一家老小总得吃喝啊,别的不干,总得吃口饭呀?就这样勉勉强强的起来、动弹起来了,好久都在咳嗽没有好利索,干咳?不知道各位如何?啥症状?

我爱人就厉害多了,躺了好几天不见好,反而加重了,一天天的难受遭罪,吃药、喝水都不管用,熬了7、8天之后顶不住了开始打针,连续两天打了4针还是不行,开始输液连输了3天,慢慢的症状有所减轻,“早知道,早输液了”我给她开玩笑说到。这次病在她身上表现得最为顽强,最为厉害。

没办法的事这都是,最终都要放开,最终我们都要回归这个社会、回归正常的生活,疫情不是常态,这是我们生活而非正常状态,坦然接受才能回归正常,最终我们终将战胜它。

没有爬过不过去的山,没有蹚不过的河,最终我们都要回归平静,平静的生活才是常态。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致敬每一位生活的勇者,后悔有期,江湖再见!

  • 【标签】:

今日直播  更多>>